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8@365农业与“零碳”经济

(2021-06-17 16:00:30)
标签:

杂谈

财经

双碳

365

分类: 经济管理

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是他潜心研究十年的成果,这是人类未来几十年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他指出,到21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可能变得跟新冠肺炎一样致命。而到2100年,它的致命性可能会达到该流行病的5倍。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比尔·盖茨一开始就提醒读者注意两个数字,第一个是510亿,第二个是0。510亿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大致吨数。0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一句话,碳中和就是要实现碳的净零排放,也就是由现在一年净排放510亿吨当量的二氧化碳变成0。

168@365农业与“零碳”经济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创新。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比尔·盖茨将碳排放划分为5大类,并列出了它们对应的碳排放占比,其中生产和制造占比31%,电力生产与存储占27%,种植和养殖占19%,交通运输占16%、取暖和制冷占7%。请注意,我们的碳排放主要就是这五大类,一方面就是要降低“黑五类”的碳排放,再就是要提高能够“捕捉”二氧化碳的能力,再就是“吸收和中和”的能力。

   我特别关注农业对气候经济有多大的影响?比尔·盖茨指出,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在510亿吨,而且总体看来还一直呈上升趋势。按照门类细分,比尔·盖茨认为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有生产和制造(水泥、钢、塑料)、插电(电力)、种植和养殖、交通和运输(飞机、卡车、货船)、取暖和蓄冷(供暖、冷却、制冷系统)。而归属农业类的“种植和养殖”占排放量的19%。以前我们普遍认为种树可以减少碳排放其实是错误的。 书中,比尔·盖茨还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欧洲南部地区的小麦和玉米减产50%,而中国的极端干旱则可能会引发地区乃至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日常生活也会增加碳排放,比如使用的牙刷主要材料是塑料,塑料就是由化石燃料石油制成的。我们吃的面包、喝的麦片是使用肥料种植的,而生产肥料的过程也会释放温室气体。我们吃块牛肉居然也涉及温室气体排放。 西方一些国家报道,牧场上养牛养羊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也很多,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有其事?

因为牛在打嗝和放屁过程中会释放甲烷,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全球每年因为牛打嗝产生的温室气体相当于20亿吨二氧化碳(约相当于中国全年排碳的20%)。

     那么农业以及畜牧业又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是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粮食和肉食品必然会增加;另外一方面就是碳中和问题。比如前面讲到的牛打嗝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呢?也许就是需要科技创新,比如一种方法是给牛“吃药”,帮助牛消化少打嗝;一种方法是改进牛的种类和饲料;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别的方式来获得肉,比如植物基人造肉,也就是以各种方式加工的、以仿造肉类味道为目的的植物产品。盖茨自己就投资了两家这样的公司。

    当然减少食物浪费是非常重要,一是节约粮食,同时也是减少碳排放,应为残余食物发酵变质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减少树木砍伐也许是有关树木对于碳减排所能作的贡献。在我们想象中,一棵大树一年应该能吸收不少二氧化碳,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是一棵树龄10年的大树,平均一年只能吸收22公斤二氧化碳。这是因为树木也要呼吸,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如果有落叶,落叶腐烂之后还会再产生二氧化碳。由此可见,如果仅仅只是通过种树来实现碳中和,效果远没有我们想象得明显。对于个人而言,即使你在生活中不用煤炭,不用纸张,不用任何木质材料,更不能使用汽车或飞机这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完全过原始人的生活,一年下来也要种12棵树才能做到碳中和。

    斯坦福大学崔屹说:一头牛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人多得多,它们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甲烷气体,而单位质量的甲烷气体对温室效应的作用要远远超过二氧化碳,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8倍。因此如果养牛还要达到碳中和,那每年不知道要种多少棵树才能达成。

了解了这些简单的事实,你就能体会到,实现碳中和的难度其实很大。根据推算,如果要想通过种树的方法实现碳中和,全世界每年大约需要种一万亿棵树。

且不说种树的时间和人力消耗,就算有,全世界也没有这么多的荒地给你种。因此解决碳中和问题主要得靠新技术,而不是种树或者让人回到过去的原始生活。

如果说你的饮食习惯也必须改变,从主要吃天然的猪牛羊肉变成吃用大豆蛋白3D打印出来的人造肉,你能否接受呢?

    这样看来,畜牧业的碳排放问题是很严重的,目前无论是用饲料养猪养鸡还是在牧场放养牛羊,从能量转换和碳中和的角度看,都是非常不合算的。

     牧场不是草原么,草原应该也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吧?实际上无论是牧场还是农田,相比于森林而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释放的氧气都要少很多。

     可以说,自从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来,每开垦出一片农田,都是提高了人类获取能量的能力,但在自然角度而言,其实降低了自然环境利用太阳能的效率。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零排放都具备坚实的逻辑基础,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

     总的来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是碳中和之路十分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如盖茨自己所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知道技术的力量,也因为我知道人类的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