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蚂蚁金服365 |
分类: 经济管理 |
蔡钰在《得到》上的讲课,摘录如下,对于“蚂蚁金服”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虽然,马云和阿里做成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反思自己,如何做到自己的事业成就?要能看到天上的月亮,也要看到脚下的“六便士”,不能不考虑自己环境和资源,要结合实际,把周边的自己可控的资源利用好、发挥作用,确定一下正确的市场方向,然后全力推进。
昨天提到了“蚂蚁”上市,之前有几个消息反映了它的一些变化:
第一个消息,6月份的时候,蚂蚁给自己改了名字。以前这家公司叫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金服;现在改成了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集团或者蚂蚁科技。去掉了浙江、去掉了小微金融服务,强调了科技。
第二个消息,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给蚂蚁发了两次问询函,意思是你们招股书里有些事没说清楚,再替投资者追问追问。有一个问题是说,请补充披露你们和境内外主要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竞争优劣势,也就是问你们的同业竞争情况怎么样啊?蚂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特别微妙。回答大意是,我们在几个主营业务领域都很创新、很独特,没有别的可以对比的公司。数字支付这块虽然微信也做,但他们的商家服务和我们不一样,跟我们也没有可比性。况且,我们还是有开放科技平台,还有蚂蚁链、金融云这种技术创新业务,我们是科技公司,国内外都找不到可以直接对标的。
第三个消息,蚂蚁要上市,各家券商的研究团队都要关注它呀。结果,出研究报告的分析师里,原来关注什么行业的都有,有盯金融的,有盯消费零售的,有盯互联网的,有盯科技的,还有盯传媒的,分析师覆盖的领域太广了。蚂蚁集团就去找投行们沟通,安排科技行业的分析师来研究。直接点名要科技分析师,不要金融分析师。
分析上述三个消息,再看看它的招股说明书,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刻意的转变:
从蚂蚁的企业愿景里。蚂蚁说:我们的愿景是构建未来服务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世界带来更多微小而美好的改变。数字化基础设施,这不就是大市场一直在说的新基建。我记得上一次听说蚂蚁金服的愿景,还是叫做「让信用等于财富」。现在这个新的愿景,含义可就比信用和财富要丰富多了,而且还跟蚂蚁科技这个新名字保持了一致。我们再看看招股说明书里如何介绍它的主营业务的“第一块就叫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也就是我们普通人能感知到的这些,这只是第一块,占总收入的36%,260亿元人民币;第二块叫做数字金融科技服务,这块业务的主要客户就不是个人用户了,而是银行、基金公司、券商、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这类传统金融机构,这第二块收入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占到总收入比重的63%了,将近460亿,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传统金融机构们给蚂蚁支付的技术服务费。什么样的技术服务?蚂蚁帮传统的金融机构们做用户触达、做风险管理方案,这就是技术服务。第三块业务离科技更近,蚂蚁自己也还没想好怎么归类,所以在招股书里把它们叫做创新业务及其他,技术意味也很浓,包括区块链、数据库都是放在这儿,用来帮银行验证小微企业的贷款信用的一些技术。这块业务还很小,上半年收入5亿多,在总收入里面只占不到1%,但是5亿多放在市场里也很了不起了,所以蚂蚁也很看好这一块的未来增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给蚂蚁的定位有了清楚的概念:是金融公司,是科技公司,是新基建公司,是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
我们再来看看蚂蚁与阿里之间的关系:蚂蚁这个名字其实直到2014年才开始用,在这之前,支付宝这块业务就叫支付宝,一开始是属于阿里巴巴集团的。但到了2014年,为了支付业务合规性的问题,马云把支付宝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出来了。因为按照当时的市场政策,支付业务不能有外资股东,而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是日本的软银集团。直到2019年,阿里集团才重新持有了蚂蚁集团33%的股份。
具体看有三层:第一层关系,有33%的股权关系,阿里集团2019年的时候进来的。第二层关系,两家在业务上高度战略协同,有很多的业务合作,数字化基础设施这事儿,两家是要一起干的。而且两家之间还有互相不竞争的承诺,蚂蚁答应不进入阿里的业务范围,阿里也不进入蚂蚁的业务范围。第三层关系最有意思,叫做「两家共享使命和价值观」。蚂蚁的招股书里讲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位置特别微妙,是放在业务和技术的开篇讲的。他们相当于是把使命、愿景、价值观当成了业务和技术。但你一想确实也是,因为价值观其实是一套「判断技术」,可以用来判断公司该做哪些业务,怎么招揽人才,怎么考核员工,设计薪酬等等。使命跟价值观一样,但是蚂蚁的愿景跟阿里不太一样。蚂蚁的愿景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叫做「构建未来服务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而且它还说,「要活102年」。这个愿景其实是它承接了阿里的旧愿景。
我们看到蚂蚁强调“企业文化”的软实力,与此保持一致的是,它的核心资产不是“钱”、不是“技术”,而是“信任”,这又是一个无形资产 完全符合互联网经济的特征。在招股说明书里他们写到:蚂蚁的资产不是金融资产,也不是数据,也不是技术能力,而是信任。就是刚才价值观里面提到的第二条:因为信任,所以简单。「信任」才是是蚂蚁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本质逻辑,我们回到服务体验的语境里,蚂蚁的很多客户其实是因为获得了「信任」这种体验,所以愿意给蚂蚁付费。前面说到蚂蚁在研发的创新业务,比如区块链,其实也是在把信任做成标准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