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融资365 |
分类: 经济管理 |
《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策略研究》(文君、周传丽、徐兰著。人民出版社)该书结构非常适应一篇博士论文的写作结构要求。他在第一章是以绪论的形式开篇,提出了本书研究的目的意义,指出研究相关文件的综述。并且写明了本书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接着他就指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他从命运期总体的发展的概况。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是他使用的数据都是在2014年以前的。比较老。大部分数据基本上不能用了。
第三章作者进行了“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分析。”重点介绍了我国现行融资体系。这是包括股票市场概况、债券市场概况,融资规模对比。同样的一个问题,这些数据都非常老旧了。
第四章,是以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内外因分析)为主题,这是我比较关系的部分。分三个原因阐述,分别是金融环境、政府和政策原因、民企自身原因。
一、 金融环境原因。
1、过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完善,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和证券市场,而言,我国资本市场容量较小,融资总额较少,短期内无法满足民营企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需要。同时作者引用了2013年的数据,包括中小板上市公司、创业板数量,进行了对比,这些数据也不可使用。主要想说明 ,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筹集资金的难度较大。
2、行贷款作为重要的间接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由于债券市场发展尚不完善,银行成了民营企业唯一的债务资本提供者。由于不动产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的唯一抵押品。而中小企业普遍缺少这一抵押品。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稳定性差,金融机构担心民企不能如期偿还贷款,而不得不承担相应的贷款风险,因此很难给予民企资金上的支持。银行贷款审批程序繁琐特别是基层银行的贷款权限,更是受到层层限制制约了基层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金融中介机构严重不足融资担保机制不健全,也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
3、让我国间接融资的资金共计主体是国有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中介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多个维度出现的二元的国家所有的民间所有的企业性质,现在让自己使用权实现社会。四大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均属国有控股。根据风险的控制和预期收益的考虑,这些金融机构在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十分的谨慎。由于所有制问题导致资金使用的软约束是民营企业通过合理渠道获得国家贷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二、政府及政策影响。在这部分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国家颁布的法规法律,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发改委财政部,银监局等颁布的各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文件。尽管有这些政策支持。在实际执行方面,尤其是涉及融资的问题方面 ,政策性的歧视仍然存在,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政策的限制,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处于的地位不利的地位。我觉得作者在这本书中关于这部分的分析还不到位,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三、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1、经营特征决定的。(1)具有资金需求频率高,一次需求量小,缺少资金规划等特征从而导致融资成本偏高。(2)外部筹集来的资金大多用于应付日常经营周转所需,长期资金保障不足。(3)新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其风险较高,加上许多民营企业没有长期规划资金筹集和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也比较大,从而加剧了财务风险,这也是许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放贷的一个重要原因。
2、信用体系。引起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 ,信誉状态较差。如果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产权划分不清晰,经营管理制度及财务制度不规范,资金管理缺失等。
3、融资结构,从金银年限及不同资产规模的民营企业在融资时的融资顺序及偏好方面有所不同。一些经营年限长、资产规模大、资本雄厚、信用体系健全、品牌效应及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企业通常选择外部融资。而今年限短,尤其是初创期的企业,品牌效益不明显、信用体系不健全及市场认可度不高的企业通常依赖于内部融资。
先从内源融资来看,由于运行机制技术水平以及经营规模等内在的原因,以及名目繁多带来的税费负担,这一外部原因民企自由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的问题,日益。内源融资的严重匮乏使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不利于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
其实从外源融资来看,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外源融资中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中以银行贷款为主,外援融资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银行贷款实现,而民企占银行贷款贷款的总额偏低。从总体来看我们银行再确定信贷计划是授信额度一般更倾向于分配给国有企业。
作者在第五章、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的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研究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些经济数据指标与融资的关系。采用的样本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民企数据。通过“可持续增长能力”的研究,指出与融资政策的关联关系,他试图通过分析企业可持续增长之下的融资条件有针对性的提出融资规划,也指出企业不同时期的融资规划方案,当然这部分写的不够全面,也不深入。
他提出的“ 民间资本融资渠道建设”倒是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