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禾木看日出
标签:
禾木村子冰雪日出摄影家高台喀纳斯旅游 |
分类: 色驴在途 |
很奇怪吗?没错,新疆人如今想看雪,也得找地方了。禾木就是一个好去处。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地区布尔津县的一个蒙古自治乡,这里居住着古老的图瓦人和哈萨克人。禾木乡位于中国最西部的阿尔泰山脉中,著名的喀纳斯风景区就在其辖区内。村子约有百来户人家,村民的住房是用原木搭建的平房,屋顶为三角形。由于纬度高,一年中有一半以上时间,禾木乡被冰封雪锁在自己独立的世界里,冬季进出就需要乘爬犁雪撬了。所以,外人看见的大多是她春夏秋时节的面貌,春花烂漫、夏日清凉、秋天绚丽。然而,冰雪中的禾木该是什么样子?
今年,禾木搞了第二届民俗冰雪风情节,特意将往年大雪封山的道路清理出来,让越野车可以勉强进入,这样我们也有机会去看看。
从乌鲁木齐出发,换了三次车,历时近二十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禾木。虽然大雪覆盖了其他三季的繁华似锦,但是冰雪世界给了禾木另外一种美丽。
我们到达这里的时间是下午16点,阳光很好,温暖的照耀着冰雪中的人家。这里的居民丝毫没有因为寒冷而受到任何的影响,过着该干嘛还干嘛的小日子。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冷,甚至不用戴手套。我与同行的两位摄影家在村子里游荡,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不停的用照相机拍着。村子里非常的安静,偶然有一条狗从眼前跑过,后面就有一架雪橇跟着滑了过去,随后又静静的听的见远处狗吠声。村子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在下午斜阳里它显得好温暖。小河有几处的露出了流水,冒着热气,又让这种温暖更加的舒适了。河的西侧有一个高台,那里将是举行活动的地方,据说也是摄影家必去的,在那里可以看见禾木的全景,特别是日出的场面。与两位摄影家相约,第二天清晨去高台拍日出。
一夜睡在小木屋里,铁皮炉子始终在烧着没有感觉到一丝寒冷,就是这里的电压太低了,灯泡发出一点点黄光。第二天8:30就在黑暗中摸索这起来了。乘车来到高台上,这时才9点,山坡上可全视角俯瞰整个村子。村子还朦朦胧胧的笼罩在黎明中。我们三人选好地点把三脚架先支了起来,备用的电池贴身装着生怕气温太低电池不干活了。等了好一会,我们才发现来的太早了,这时发现气温好低,大约有-25°。与昨天下午阳光明媚的时候可大不同啊。虽然我的装备是登山时用的,可以抵御更恶劣的天气,但是也架不住这样站在这里挨冻啊。当眼睛凑到照相机前去取景时,睫毛上的霜花就会弄湿取景框。脚也渐渐的感觉到冰冷,不停地来回的跺着,而另外一个摄影家因为没有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拍过片子,来时才买的一双徒步鞋又不防水,早就冻得缩回到车里去了。
不时有车灯在村子的某一座木屋前亮起来,向这里开过来了,快到十点,人渐渐的多了起来,看看这些专业的摄影人士架起各式各样的家伙,长枪短炮,许多东西我是第一次见,和他们的装备相比我得摄影器材实在是小儿科。
等待日出就象钓鱼一样,要有耐心的。我不喜欢钓鱼,可是在冰天雪地中冒着严寒等待日出这也是第一次,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以一个摄影爱好者的模样出现在这里。钓鱼,你不知道什么时间能有鱼儿上钩,百无聊赖的看着水面,纯粹是消磨时间。等待日出,我知道它一定会在不久就升起来,并且可以看着一点一点的变化,特别是快出来的那一刻,每一分钟都有不同。这是满怀希望的期待,这是一定有结果的等待。
看着对面的山顶一点一点地亮起来,阳光就似无数的金光从山顶的后面发射出去,就像小时候画太阳,总是在一个圈外面画一些直线表示阳光一样,现在初升的太阳在山的背后就是用一条条的光线表示它的存在。而村子现在笼罩在一种黛蓝的色彩中。村子里除了木屋的的四壁,其余的都被积雪覆盖。白桦林沿着东西两侧的山自然地将村子围住,白桦树上也挂着积雪,白树干和淡红的枝桠与白雪映衬。
因为村子东面的山势南高北低,所以村子的北面先照见阳光,我发现村子的炊烟也是随着阳光不断的向南移动而依次冒起来,是不是这里的居民对阳光有非常敏锐的感觉?有了阳光就醒来了。这里听不到鸡鸣,但见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很快弥漫在整个山谷,然后飘进白桦林里。令雪霁后的木屋增添几许暖意和生气。这一刻,是禾木乡最具画意的时候了。就象是一幅很美很美的水墨画。当太阳终于从山顶探出了头,白桦树冠最先被染红了,而在他们的腰间缠绕的是白色的炊烟,在他们的脚下则是洁白的积雪。
最生动的就是看着眼前的木屋,一家一家冒出的炊烟,笔直的升起三四米,然后与其它人家的联在一起,渐渐的汇聚成一个烟雾带,飘摇在林子的腰间。
太阳终于登上山顶,照遍村子的角角落落。冰雪覆盖下的禾木,那种静谧、和谐以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真的就是神的自留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