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登山四姑娘日隆扎加三峰旅游 |
分类: 色驴在途 |
四姑娘山三峰,与大峰和二峰相比要难于攀登,与幺峰相比就显得容易的多了。
八号十一点半与西安来的队员会合,此时北京和武汉的队员也已经到达,12时30分乘车前往日隆镇。当天成都下着小雨,很担心山里的天气。
车过卧龙山,途径熊猫繁殖基地看见两只熊猫在玩耍。
到日隆镇前要翻越一座4500米的高山――巴郎山,因山路年久失修路况极差,而且山中天气变化无常,又有冰雪路段,因此每天下午15时就会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同行。我们紧赶慢赶还是差了几分钟,交警已经禁止通行了,我们好说歹说值班民警经过请示上级才放行。
巴郎山的确不好走,不时还飘些雪花,上到垭口时有轻微的高山反应。
巴郎山云海
翻越巴郎山就到日隆镇了,可以看见四姑娘山的全貌,天气晴朗,尤其是四峰显得气势非凡,远远的观察三峰,我们要攀登的那一座紧临四峰,山体陡峭,山顶没有四峰那样有白皑皑的积雪。这里的山顶都呈现圆锥型,扎屁股。
当晚我们全队十一人(有一女队员是随队来玩,不去登顶)就入住我们的藏族向导扎加开的“隆堂饭店”,房间干净,但是很冷需要电褥子来取暖,饭菜有扎加的爱人准备。
原来这里的居民几乎都以旅游为业,四姑娘山景区内还有一所登山学校,专门培养登山向导。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一行十人就随扎加向山里走去。这是发现还有三只队伍约60人去登三峰,看来这座山峰比较容易,是初级登山练习的好去处。
日隆镇就在山沟里,两侧有高山,著名的四姑娘山、月光宝镜等等我叫不上名字的山峰都陡峭的矗立在那里,沟中有头道坪、二道坪等旅游点。现在的季节树木和山体都显得灰白而没有生气,我想在其他季节这里一定很美。好在我们不是来看景的,对这里的色彩没有什么要求。从沟底到大本营的道路非常的陡峭,道路是崎岖的马道,还算好走,就是海拔上升的太多,行进时呼吸困难,行进的速度非常的慢。好在我们的重装备有马匹驮着,我们才轻松些。下午四点半,我们来到了大本营。其他的队伍也先后到达,分别扎营,这里海拔4500米左右,有部分人出现高山反应。
山上的天气很好,此时太阳暖洋洋的照在身上,我们在帐篷外面做好饭,发现有的队伍还带上了煤气和高压锅,煮饭炒菜不亦乐乎。天很快就黑了下来,这时候气温也降了下来,大约在零下10度左右,不算太冷,我穿着抓绒衣在睡袋里觉得很热。
次日凌晨三点,我的帐友――协作乌鸦就开始叫人起床了,大家估计都没有睡好,一方面是刚到高海拔地区露营,另一方面就是起得太早了。我和乌鸦在帐篷里煮了一锅蛋花汤吃了一小片馕就走出了帐篷。天还是黑漆漆的,漫天的星斗仿佛伸手可得,我非常喜欢在高海拔的地方数星星,而今天没有时间。北京的队员老古因为感觉状态不好放弃登顶,我们队剩余的九人随两名藏族协作于凌晨4点30分出发了,在头灯的照耀下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看不见前面的状况也不知道路有多远反正紧跟领队向前向前。走一会就停下来等后面的队员,以免他们走错路,向后看其他的队伍也来了,头灯闪烁,快到三峰的垭口时我的头灯没有电了,没有办法出帐篷时才换的电池,可能是电池一直放在外面天气寒冷电池没有电了。郎中好心的为我照路,外面一起行走,好在一个小时后天亮了。此时我们已经站在垭口的下面了。
登上垭口的路上全是碎石片,类似于博格达的碎石大阪,但是比博格达碎石大阪要陡峭要长很多。去年这里的积雪深及腰部,而今年尽然没有积雪,我们代的冰镐和冰爪都用不上了。走走停停,很快登上了垭口,这里的海拔已经有5000米左右了。我们将不需用的冰爪放在垭口的平台上,整理了装备就开始冲顶了,山上的风好大,可能有8级左右,狂风吹过人必须停下俯卧在地上,以防站立不稳闪下一侧的悬崖之下。
海拔5200米以上就需要利用上升器和安全带来攀登了,协作扎加将绳子铺设在岩椎上,队员依次把自己的腹绳两头的安全锁和上升器挂在绳子上慢慢的攀登,这是此次攀登的最难点也是最后的一段路大约有二百米左右就到了山顶,所谓的山顶其实不是最高点,旁边还有一块巨石。我们远看的山顶是尖尖的无立锥之地,实际上山顶可以站几个人。
登顶的队员很快就下撤了。回去的路要轻松的多了。因为风太大其他的队伍放弃登顶。并且当天就下撤返回日隆,我们又在大本营住了一晚。十一号中午十二点回到“隆堂饭店”简单午餐后乘车返回成都,于21时到达成都的“锦江之星”商务酒店。晚上喝酒庆祝一直到凌晨5时天亮为止。
此次的登山活动圆满结束。感谢协作扎加和老杨,感谢领队大漠,感谢协作乌鸦,感谢队友老古、老石、老佟、郎中、K2、老杨、DOG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