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日东温暖的阳光下

从丙中洛到察瓦龙,我们经历了一次生于死的艰险。在这段路上我一直觉得,我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的人,可能就会有一样的死法――掉到悬崖之下摔死、掉到怒江中淹死。也好,兄弟姐妹们,我们同日死,也是缘分吧。美丽的怒江大峡谷,让我们惊心动魄,提心吊胆。相比而言,从察瓦龙到日东,虽然是徒步加骑马,而且还翻越了两座4500米左右的高山,我们任然觉得是快乐的、轻松的,起码我们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马帮在山上看见日东时,有两面国旗非常的醒目(后来知道:一面是哨所的,一面是学校的)。我们晃晃悠悠的沿着村子边上人家的木栅栏慢慢地走进来,村子静静悄悄得,我感觉我们就是鬼子进村。

我们经过三天的马帮生活,终于可以休整一天,虽然没有宾馆住,也没有热水可以洗澡,但是最可爱的人收留了我们,让我们免风餐露宿之苦。
一大早,
我就起来了,昨夜小雨断断续续地敲打着木屋,清晨,村子如同昨日一样的安静,周围的山完全笼罩在晨雾之中,忽映忽现,太阳刚露头就被晨雾包裹个严严实实,不远处的木屋冒出了炊烟,一切都似一幅水墨画,我如同在仙境一般。

早饭后,太阳终于冲出了浓雾的包围,照耀着日东,暖暖得。
我们毫无目的的在村子中游荡。转到晌午,村子更加安静,看不见一个人,我也累了,找一处阴凉,向小时候那样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

不时有一两只苍蝇“嘤嘤”的盘旋在我的脸傍,我懒得伸手赶它,随它飞吧,一会它无趣的又飞走了。“咯、咯、咯大”这只下蛋的鸡不停地叫唤,还不时扑腾着翅膀。几头如同野猪一样的黑猪“哼、哼、哼”地沿着小路拱拱停停的走了,麦棵地里有几头牦牛懒洋洋的卧着,不时发出几声类似猪叫的“哼、哼”,不远处的木屋中传出女人训斥孩子的声音,日东河缓缓地流淌……
一年前,有一群徒步的“驴子”来到日东,看到这里的学校因为没有老师而停课,其中一位女“驴”竟然决定留了下来,大家惊诧无比,临分别时,共同出资给她买了一头牦牛。万一不行可以卖了凑出回家的路费,平时可以为她干些活计,实在不行还可以宰了吃肉。大家想像着若干时间,她会向《甲方乙方》中的富贵人一样吃光村子中的鸡,蹲在路口期盼着来人接她回去。或者嫁给这里的一户人家,入乡随俗的侍奉兄弟几个,生一个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小孩。一年了,她没有回去,而学校却变了样:长满杂草的校园平整干净,几间陋室也焕然一新。教室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茶马古道最后一段终于在专家的建议之下得以保留,就是我们这次走过的这段。这一段是国内唯一的一段千年古道了。而最大的锅头就是其玛桑珠――一个孤儿,他也有了自己的家,有一个爱他的妻子,他的家就在日东。看,他的马帮来了,“叮铃铃”的马铃声有远而近。
“豹哥,回营地吃饭了”
“啊?嗯。好。”
抬头看看,太阳还是那样暖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