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茶马古道 |
分类: 色驴在途 |
惊心动魄的美丽
飘大箱,对于新疆的很多驴友来说并不陌生,走车师古道要飘,走乌骨道要飘,很多徒步线路的起点都多少需要飘一段。
所谓的飘大箱就是乘坐不同型号的卡车行进,人在车厢中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下颠簸不定。
我没有想到,走茶马古道也要飘大箱。
丙中洛,在著名的“丁大妈家”吃过午餐,就登上了早已等候在这儿的一辆卡车,是双排130,后来在桑瓦石看到好几辆这种车跑这路。卡车上有后门,还有几根弯曲的横梁(后来才知道,路况太差,没法坐,所以这些横梁是用来抓的)。
女队员挤进驾驶室,男队员都上车厢里,站在车厢里,才发现哪些横梁的用处,正好双手抓住,用来稳定身体。离开丁大妈家没有多远,一辆企图超越我们卡车的吉普车,就硬生生地挂在我们卡车旁,右后视镜应声落地,路太窄了!
(我们的司机,女队员感动的要集体拥抱他)
我们将沿着怒江逆流而上,从丙中洛到察瓦龙大约有90公里的路。古拉伊一直在催我们,说路上要走7、8个小时,我们不以为然,不就是90公里的路吗!
怒江在大峡谷中缓缓的流淌,两岸的高山峻岭青翠无比,不像新疆的山,3000米以上就是光山了,这里海拔很高,但是却没有高海拔的景象,一派欣欣向荣,在山坡上梯田中的水稻金黄,散落在山坡上的民居忽映忽现。
出了丙中洛就看见一个称之为“石门关”的地方,这里是怒江的一个弯道,水面开阔了许多,但是两岸的山却突然陡峭起来,似刀削斧削。迎面开来一辆卡车,古拉爸说是古拉伊的舅舅开得车,两车相会,我们才发现路太窄。我们从车厢上下来,指挥车子,左挪右错,靠河边的车是我们的卡车,司机也是古拉伊的舅舅(古拉妈的家族人很多,所以这里的人几乎都是他们的亲戚)。我们的卡车距离路基只有十几公分,古拉伊的舅舅任然不慌不忙地打方向,挪动汽车。我们站在路上看着,心中捏了一把汗。终于5分钟后,车子错过来了,我们重新上车。
道路在大峡谷中向前延伸,这条公路是在原来的马道上扩建的,走势与原来的马道一致。说是公路实际上就是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石子路,在很多的路段都是用片石砌起来的,从侧面看真担心这些片石会不会滑落。渐渐得我们不在关注两岸的风光,路是我们的焦点。
车厢中的汉子们,双手紧紧的抓住横梁,就像一群大猩猩。
路在哪里?在怒江两岸的峭壁中隐蔽着的那一条白印迹吗?悬崖峭壁,片石垒起的路,仅能过一辆车,车轮离悬崖不足30公分。路面都是沙石,在下坡段,在急转弯处,一旦刹车打滑就不可能控制了车辆。看着路面,路在十几米处突然就不见了,向前看是悬崖,下面是滚滚怒江水。这里是一个90度的急转弯,而这样的弯比比皆是。一面是峭壁,另一面是悬崖,中间是一条仅供一车行进的沙石路,我们就在车厢里颠簸。
有一处老虎嘴出现在前面,车内的女队员屏住了呼吸看着巨大的岩石从头顶上穿过,惊魂未定间,司机突然拧开了音响,吓了她们一跳,她们中几乎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车箱内的男队员也没有谁走过这样危险的路。我走过翻天山的乔尔玛公路,那段路与这里相比简直是天堂了。
还有更可怕的滚石区,远看滚石区就像一座冰川,然而这是山顶风化的石头不断滚落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扇形滚石区域,这里据说每年都有几匹马要死在滚石之下,有风的日子最危险了。这段路不足300米,但是都是死亡区域,向导要我们严密注意上面的动静,司机加快了速度,我们在车厢里摒住呼吸,紧紧盯着这一片白茫茫的石区,上面有一些小石子不时的滚动,虽然靠近山体的地方修了一个挡石墙,但是我们看见,在靠近河的一侧有很多石头,这条路经常会被堵塞的。挡石墙已经没有作用了。
我是眼不见为净,干脆就坐在车厢里不看外面的险象了,随他去吧。
终于,在傍晚时分我们安全到达了察瓦龙乡,一个很小很小的乡。感谢所有的神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