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秋,这我知道。
今天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纪念日,这我也知道。
可是有一条短信称:今天是中国父亲节。“88”音“爸爸”。这到稀奇,第一次听说。
前几天回了一趟家乡——裕民县。
提到家乡,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祖籍在睢宁那块古老的土地,曾到老屋的后山拜祭先人,那座山上有我们七代人的墓地。可是,我的父亲随大部队转业进疆,带着母亲和大哥来到偏僻的新疆,逐渐在裕民县161团落脚,我就出生在那儿,生长在那儿,直到上大学离开。我的故乡在何方?
高中同学会,见到了许多24年未曾见过的老同学,“犹记得那年我们都很年幼”而如今已是不惑之年。变化大的惊人,竟然许多人不能相认。
见到昔日的同学,勾起了许多回忆……
中国的父亲节,我想起在我成长中,父亲决定的几件事。
初二,我的同桌是一个会武术的女孩子,印象中非常漂亮,长长的头发,那时就如同所有少年懵动的情怀一样,常常怀着莫名其妙的感情,只是时间久了记不太清,但是我可以知道,当时对她的注意,希望天天能见到她。很遗憾,她学习不好留级了。我晋升初三。我记得向父亲提出要留一级,理由是把基础搞扎实,好考高中,实际上是想与她能呆在一起。但父亲坚决不同意我的留级请求,我只有升入初三,从此就丢掉了这刚刚萌生的一种“冲动”。
初中时期,我们交友是没有标准而盲目。交友不慎,在那个时期可不是一句玩笑话,会影响一生的!我的一个同学,我们都爱集邮,但也很调皮,我记得与他曾在课堂上打架,将老师气出了教室。他后来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玩的很疯。父亲极力劝阻我与他一起玩,当时父亲的暴力我还是畏惧的,不得不听他的话,尽管当时是极不情愿的,但是现在看来也是对的。
高二毕业。同学除了个别人考上大学外,绝大数都没有能继续升学。当时,很多同学被分配到各连队去教书,看着他们自由的单身汉,还有了大人的模样,我很羡慕,于是也提出去当教师,父亲坚决不同意,要求我复读一年。第二年,高考成功。
现在想起来,在关键的时刻,父亲的决定是正确的,决定了我的人生。假如上面的几件事,任何一件由我而定,可能我的人生是另一个样子。
我在三岁随奶奶回到老家过了四年,上大学后又很少与父亲在一起,再加上父亲脾气暴躁,我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
现在,我们即使短短的几天呆在一起,也是他看电视,我看书,我们都沉默不语,没有什么交谈。他有什么事也不直接告诉我,而是与我夫人讲。我真的说不出来:父亲,我爱你。可能从小就没有这样说过,也可能永远都不会说,但是我仍然感谢我的父亲,他给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