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洋奴才”
(2010-11-07 21:41:45)
标签:
使馆洋奴才杂谈 |
分类: 评说评议 在故而思 |
出趟国挺难的,早闻某些窗口人员,态度轻狂,百般刁难。原想,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工作吧,工作要求高,又是供方市场,自是对买方有些心理上的优势。再加上窗口人来人往,繁锁事情繁杂人员良多,难免心情不爽。
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上周,某团出访,李子爸大某驻华大使馆看见了至今想起仍气愤不平的一幕,当时,不是耐于对方是女流之辈,不是耐于事不关己,早冲上去教训一番了。
论理,在使馆工作,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使馆工作,怎么着也算一白领吧。但该几个小姐们不太修饰自己,素面朝天吧,但天生不丽质。总得穿着像样吧,但随随便便有点不成样子。
使馆小姐行为素描一:瞟一眼签证人递过来的材料,材料不全,扔了出来。问,缺啥?曰:哎哟喂,您嘴巴真是长在自个儿鼻子底下,说问就问啊,可您眼睛儿长在您自个儿鼻子上头儿,缺啥不会自己看啊。
使馆小姐行为素描二:您这儿不对,不是告诉儿您了吗,得++++++,怎么++++++啊。去,重办。签证人:上次您是让我这么办的啊。曰:我怎么让你办的了,是你知道怎么办还是我知道怎么办。重办重办,下一个!
使馆小姐行为素描三:某签证人问的可能多了。小姐曰:我的意思是,向后转,开门,出去,听得懂人话吗?
她们是一向如此吗,李子爸他们是团组出访,那态度,一准服务业标准,不说多贴心,但至少不让人窝火。
买办、假洋鬼子,这类的词早该归于历史词典了。但在大气如许、现代如许、文明如许的北京城,仍然有假洋鬼子不改其面目,纵使这年代己较之中国着实贫弱之时过去百十来年。
看人三六九等,有权利就用,就图个在心理上当个主人吗,就图个心理舒坦吗。我们的同胞也许是急于出国,对某些细节和要求不一定懂,难免罗嗦些,问得详细下。
出趟国,难。有的使馆签证官权利太大,说拒签就拒签,有时就是个心情,全凭感觉,全无标准。
出趟国,难。连使馆中的中国人都以鄙视的心态看你,能卡就卡,能骗就骗,能熊就熊,就好像你要外逃似的。
在人家的使馆工作,也不是人家的人啊。在自己的国家生活,对自己人那么刻薄,为得是哪般?
何必自己人为难自己人。相由心生,其面可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