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长路如歌 我心飞翔 |
2007 年的春节,历时十五天。按照家庭的统一安排,每天均按部就班地顺利进行着。现将有关大事记录如下:
一、关于工作分工 —有人欢喜有人忧。
自妈妈生病以来,这是我们全家过的第二个没有妈妈参战的春节。由于自弟弟到来之日起就给亲爱的李姨放假了,所以,很荣幸的是,我成为了此次春节的大内总管。本总管的最大长项是糊涂,因此在花销上是节前无预算,节中无计划,节后无统计,至今不知倒底花出几千大钞。因此,春节过后,我的心还是有些忧的。李子为花炮总管 —只买烟花等,不买大鞭炮,且只管数量不管钱,所以李子是最快乐的。我弟向来是我家第一大厨,所以这次继任,他所从事的工作是他最喜欢的,做什么好吃的都先饱口福,而且对于吃什么还有一定的自主权。当然大厨向来不用收拾餐后的一片狼籍。老公是第二大厨兼节办主任,此人工作繁忙至大年三十之下午,期间还有若干次出外就餐,作为节办主任,科学地安排了节日期间若干外出行程。妈妈的工作就是安排每天餐饮,即:今天想吃啥。弟女友,成为李子的好友,兼与我共同从事伙计工作。
二、关于年夜饭—那些幸福与倒霉的饺子。
这次年夜饭,弟这个大厨体现有有谱与没谱两个方面。一方面有谱,饺子的皮与面几乎就恰如其分地正好。另一方面没谱,他和的面特硬,理由是面硬包出饺子好吃,结果是:每一张饺子皮都得蘸点水才能粘得上。也许正因如此,我的包饺子技术也越来越好,包的饺子越来越好看了,宛若一个金元宝,端正结实。老公的擀皮技术也与时俱增,虽然很费力,但形状却是越来越圆,越来越趋近于标准造型。当然,饺子的味道也相当不错,但是我不承认这是因为皮硬而至。我们共同包了一百好几十个饺子,遗憾的是,那部分没有被当晚煮掉的饺子被我放在“连”子上置于窗台旁,第二天,一个个饺子的小脸的皲裂了,而且粘在“连子”上。那时我还侥幸,不能煮可以煎着吃啊。到第三天,发现,饺子已然开花了,煎也煎不得了。到第四天,想想,饺子馅还是可以利用的,可以打成很好吃的肉酱。但又发现,饺子馅居然酸了。我不仅迫害了那些金元宝般的饺子,也浪费粮食,更重要的浪费了我们的劳动,也因此受到了我弟的嘲笑。
三、关于花炮 —燃烧着快乐,污染着环境。
这个春节,北京若干年来第一次解禁了,允许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放烟花,由此得知,李子是个很有运气的小孩。李子作为花炮总管,常带着舅舅和爸爸去买花炮。由于次数颇为频繁,以至于卖鞭炮的老板都熟悉了李子,老板说:“这小孩子特逗,可会买东西了,会讲价,还会计策。他和我说‘先买点,放得好的话再来买’”。这个春节,完全满足了李子放烟花的愿望。李子还蠢蠢欲动,想亲自实践抽烟、放烟花的过程。当然,被阻止了。我们与在北京过节的所有人一起,享受了放烟花的快乐时刻,但此后的北京大雾天气显示:北京的空气污染那是相当严重。这里有我们的自作自受。
四、关于庙会—拥挤着、快乐着。
北京过年的喜庆气氛有三:一是马路上车少了,坐车特畅通;二是可以放烟花了;三是有庙会,而且可以说,没有庙会就没有了年味。我们特意选在地坛,地坛的庙会以民俗为主题。我们特意选在初五,本以为那天人不会多。可事实是,地坛的人可谓是人山人海
五、关于天坛—昔日天子祭天,今日游人参观。
春节一大家子人乘两辆车来天坛缘于我可笑的糊涂。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恍忽信息,天坛有庙会,也许是先入为主吧。老公几次问我,你弄准了没有,庙会是不是在天坛啊。我总是确切地予以肯定答复。结果,到了天坛才知,我错了。是啊,这么神圣的地方怎么会有庙会呢。那么只好将错就错了,反正大家都没好好地在天坛走一遭。不走不知道,这天坛不愧是天子的祭礼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地方。所在之处,占据着风水宝地,阳光普照,令人走在其间有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的感觉。祈年殿的庄严、雄伟与气势磅礴;天路的坦直、威仪与凝重;大面积古树与植被的和谐、静穆,令人神清气爽。当跨出祈年殿大门,往南望去,一条天路,延伸而去,极目无尽,一路前行,仿佛在从天上走向人间。据说天坛集古代哲学、数学、美学、文化、历史等于一体,是我国古建筑的经典之作。一时间,仿佛看到了林徽因、林思成夫妇在为保护北京的古建筑据理力争。
六、关于陈晓旭—入世的辉煌,出世的果绝。
那个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林黛玉 —陈晓旭在创下亿元资产后,选择了皈依佛门,而且正式出家。她也许想不到,她的这一选择引来众说纷纭。也许原因有许多,但归根结底,我们不能否认陈晓旭内心深处的黛玉情结。陈晓旭是个不简单的女子,在十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背景,从一个外行到在界内创下亿元家产,这份职业魄力不是绝大多数女人能有的。做为女人,她已经用入世的精神验证了自己的才华、能力与价值。但生存的价值远非生命的价值,世俗的评价远非心灵的评价,生活的逻辑远非自我的逻辑,所以,晓旭的追求也不是世俗中的人们能够做到的。她是勇敢的,我们要祝福她,祝福她能有所大成!
七、关于春运—行在天下,心属家乡。
春运期间的票太难买了,几乎每一年的春运都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有春运?是中国的人口众多、铁路不甚发达吗。不尽然。春运的产生其实只是因为中国人的“家”观念。据说,欧美有一部分在佐证“中国威胁论”时,就是因为春运人流涌动的壮观景象,让他们叹为观止。他们认为,中国人“家”的凝聚力实在太强了,由此,中国人的国家凝聚力也必将非常之强大,而一个可以凝聚十几亿中国人的国家无疑令他们深感恐慌。这是从“春运”听到的让人倍感鼓舞,令人十分兴奋的事。但“春运”还有那么多令人气愤、无奈的事呢?
八、关于于丹—道不远人,心灵盛宴。
于丹是这个春节的一个焦点。因为于丹讲了《论语》,她的《论语心得》又成为畅销书;她还讲了《庄子》,据说有人不听内容,天天等着看她有没有口误,她的口才十分了得。我还十分欣赏口才了得的人,那是因为头脑中有丰富的学识,又特别聪明,反应极快,所以才能充分调动大脑里储存的内容。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专挑别人的错,喜欢争议。有人愿意毫不保留与你分享她学习研究的心得,是多好的一件事啊,你可以省多少力啊。要知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功。于丹研究的《论语》研究《庄子》的成果也是从辛苦中来。百家讲坛,当社会容得下任何人都发表言论的时候,就证明即将有新的思想出现了。我们期待这一天。
九、关于春晚—形如鸡肋,味同嚼蜡。
春晚好似行将就木了般,越来越没有了生命的体征。今年的春晚好像就只有“山丹丹”的小品可以回味了,当然还有主持人的“黑色三分钟”。观众们越来越不重视春晚,但好像导演们、央视的领导也越来越不重视春晚,怎么什么节目都能上春晚啊,实在没有水准。春晚也让人越来越怀念曾经经心打造的“春晚”了,越来越怀念那些精彩纷呈的节目了。我十分怀念倪萍曾经的主持,她使节目使电视有了温暖人心的力量。春晚的主持人怎么可以像报节目似的念台词啊。当春晚留给我们经典歌曲越来越少时,当春晚留给我们众口传述的流行语越来越少时,当春晚“口误”成为春晚“最大看点时”时,这是对春晚的最大讽刺,也是春晚导演组的悲哀。
九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数字,我也十分喜欢,也以此总结今年的春节。总之,今年的春节是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是一个和谐喜悦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良好开端。希望所有家庭成员在新的一年里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更新更好更高的成绩!
后一篇:作了母亲的女人才更要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