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展示]明朝御窑杰作之八 高雅珍稀的成化斗彩(三)
标签:
张量冠张氏家族御瓷传奇文化 |
分类: 量冠收藏 |
朋友们好!今天给大家展示祖传家藏成化斗彩的第三部分——成化晚期代表作,对应的是成化斗彩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晚期阶段。如前所述,这个阶段主要作品的胎质釉质与前面早中两个时期有了明显的不同,即:1、以肉红胎灰白釉为主发展到以白胎白釉器物为主流,其中还包括档次最高的高白胎高白釉。2、胎体也由较薄逐步变得很薄,近似脱胎器,但还不是脱胎,仍旧可以从细密的旋纹看出是手工拉坯工艺,让人不禁感叹古人手工瓷艺之精湛到了何种程度,居然能拉出如此薄如纸片的胎体来!3、青花仍然是高猛低铁的国产料为主流,不过,由于青料提纯更精,青花的发色开始由黑蓝向宝蓝转变,尤其是到了成化最后三两年,青花的发色极为纯净亮丽,这可以从皇帝朱见深为自己身后的庙堂所提前准备的祭器上得到证明。4、底款写法也有很大的变化并形成了晚期特有的官款风格。
有藏友特意来信,希望能看到家藏中有如成花斗彩鸡缸杯一样纹饰的藏品以供对比。这个要求我是可以满足的,因为这个纹饰是成化斗彩品种的典型纹饰,虽然因鸡缸杯而著名,但并非只有鸡缸杯特有。从成化二年款识的茶壶,到早期的肉红胎鸡缸杯、梅瓶等,一直到中期的白胎白釉花口鸡缸杯、荷叶型笔舔,直至最后的庙堂祭祀器物中,都有这个著名的纹饰。除了最后制作的庙堂祭祀器物纹饰绘画比较自由写意,早期和中期的鸡纹无论在何种器型上都是非常精细的,绝无半点草率。这大概是与橙花皇帝和万贵妃极其喜爱这个吉祥纹饰有关吧!
我想特意补充说明的是,家藏品中鸡纹器物虽然有好几个品种,单是鸡缸杯就有早中晚不同风格的器物!但最最精致的,还是当数早期的肉红胎鸡缸杯这个著名器物了!它的胎釉和纹饰还有底款的写法都是那样地精美无比,是两岸故宫在内的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馆藏鸡缸杯难以望其项背的!究其原因,无外乎那些馆藏品都是清早期康熙时期的仿制品而已!家藏成化鸡缸杯可以说堪称神品!这种精美绝伦之神品如果随随便便地就展示出来,本人觉得对创造神品的中华祖先们似乎有不敬之嫌!等以后有了更加合适的机会和场合,再让这类最顶级的成化斗彩神品和朋友们见面吧!
下面就首先请欣赏两件鸡纹器物
1、明成化斗彩白胎白釉鸡纹花口杯。胎体轻薄,从造型上就可以看出,这是晚期开始时候的作品,是早中期肉红胎鸡缸杯的变种,纹饰与早期神品鸡缸杯相比,稍显随意,但与中期红胎鸡缸杯相比却又精细许多!这个稍显随意但仍然精致的画风成了后朝仿制的蓝本,但遗憾地是,后朝仿制品在绘画技法上均无超越!无论是两岸故宫还是国外著名馆藏品,其纹饰画工与这件家藏品相比,都是显得极为随意,甚至连青花山石的分水层次、红色鲜花的立体感等等方面相比家藏都很不过关!这几个细节,请朋友们自己比较吧!
请欣赏图片——
http://s8/mw690/001l8xTFty6EI4BPbfN37&690
http://s9/mw690/001l8xTFty6EI4DKPwY48&690
http://s4/mw690/001l8xTFty6EI4FjnCr23&690
http://s1/mw690/001l8xTFty6EI4M6FSo20&690
2、明成化斗彩鸡纹荷叶型小笔舔——
http://s16/mw690/001l8xTFty6EI50WoUv9f&690
http://s15/mw690/001l8xTFty6EI4UrJtY1e&690
http://s1/mw690/001l8xTFty6EI4VZEuQ40&690
再发一件白胎但胎体并不特别轻薄釉色闪青器物——
3、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折腰高足杯——
http://s4/mw690/001l8xTFty6EI5oEu2fa3&690
http://s7/mw690/001l8xTFty6EI5qyZiC66&690
下面就是胎体极为轻薄的器物,夜晚灯光内射犹如灯笼般透亮。在这类极为珍稀的器物上,釉彩也有些明显的变化,比如常见的深红(枣皮红)有些被鲜红色所取代,款识的写法也更加稚巧,这类超薄高白胎釉的器物的底款都是这种写法,成为晚期斗彩的重要时代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化朝特有的“姹紫”就出现在这类胎体极为轻薄的白胎白釉器物上,当然也只是出现了与佛教有关的器物上——
4、明成化超薄高白胎釉斗彩婴戏纹小梅瓶——
http://s1/mw690/001l8xTFty6EI5LEjdKb0&690
http://s15/mw690/001l8xTFty6EI5N6vZIae&690
http://s8/mw690/001l8xTFty6EI5SaCknf7&690
比器身略厚的底部透光可见底款——
http://s10/mw690/001l8xTFty6EI5TZLqF19&690
http://s4/mw690/001l8xTFty6EI5WhnY763&690
5、明成化斗彩超薄高白胎釉应龙纹小天球瓶——
http://s11/mw690/001l8xTFty6EI6uyD6G4a&690
http://s15/mw690/001l8xTFty6EI6w1K3kbe&690
最后再发两件成化皇帝为自己身后庙堂所提前烧造的祭祀用器,这类器物的青花发色特别纯净艳丽——
6、明成化斗彩超薄高白胎釉鸡纹斗笠型碗——
http://s5/mw690/001l8xTFty6EI7wj8l6c4&690
http://s9/mw690/001l8xTFty6EI7x57cc18&690
7、明成化斗彩超薄胎高白胎釉鸡纹杯,此杯的造型与故宫的“三秋杯”类似,但家藏品的撇口更更大,线条也更流畅,整个器物显得更加稳重大方。该杯虽然外部釉质洁白,但杯内底部积釉处却呈现青色,宛如一杯美酒,令人心醉——
http://s16/mw690/001l8xTFty6EI7KdBMzef&690
http://s8/mw690/001l8xTFty6EI7LF5wrb7&690
http://s2/mw690/001l8xTFty6EI7N8xGhb1&690
好了,成化斗彩晚期的代表作就发这些了,请朋友们多多发表鉴赏看法吧!
最后要顺便提及的就是著名的成化斗彩“姹紫”器物,这里我简要地做个介绍,——这类所谓“姹紫”,其实学名应该叫“紫金釉”,属于佛门中最为推崇的最高等级的祥瑞之色!因此这个釉色只用在与佛教相关的器物上。比如佛像雕塑衣饰上的彩绘上就有大量的运用,其次就是佛前供器如花插,水杯等等器物上。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姹紫只用在白胎白釉器物上,早中期的肉红胎器物均不见此种釉色!这个也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无暇高雅的白色也是佛教所推崇的重要颜色,高贵的姹紫配在洁白的釉色上实在是绝配!肉红胎器物不见姹紫,说明这种祥瑞之色是在后期才出现的,而且只是应用在皇家佛堂供器上,绝非日常普通用器,所以姹紫器物存世极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会是什么没有烧成功的“差紫”!“差紫”一说纯属无稽之谈!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详谈吧!
谢谢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