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苏富比拍卖康熙珐琅彩碗与故宫和家藏细节对比

(2013-04-26 17:18:05)
标签:

张量冠

御瓷传奇

文化

香港苏富比拍卖康熙珐琅彩碗与故宫和家藏的细节对比

 

 

4月10号,本人分别在新浪和雅昌博客上发表了博文——对4月8日香港苏富比所拍珐琅彩小碗的质疑这篇仅仅是根据在网络上看到照片所形成的直觉而写的文章,经我的新浪微薄转发后,立即引来很多藏友的关注,不长时间点击过万,到今天,该文在网络上的点击量接近四万了,而且还有一些网友表示赞同本人的质疑。

 

由于前段时间家里有要事需要办理,一直未能及时更新那篇质疑的博文。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对比鉴赏一直都是本人所推崇的,作为珐琅彩大藏家的传人,这也是本人的强项所在!昨天回到住处,立即开始准备进行比对的照片。为慎重起见,本人特意找来了北京故宫所藏的康熙珐琅彩碗的高清图片,还有本人家藏的传世康熙珐琅彩碗这两大类图片。需要说明的是,故宫所藏的康熙珐琅彩,根据本人的研究判断,属于康熙珐琅彩早期的器物,而本人家藏的有些属于晚期的,根据在于,故宫的碗里面何碗底全部都是白釉,本人家藏品中除了白釉外还有松绿釉。这两类器物在纹饰上,尤其是拍卖的那只碗上所绘画的莲花纹,都有很好的参照。除了莲花纹饰的画风、色调、绘画手法等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比对外,还必须进行底款、底色进行细致的对比,才能得出相对可靠的鉴别结果。

 

本人在前篇质疑中说过,康熙珐琅彩在前期确实有较大方框的底款,故宫所藏就有这一类的,本人特意选择了两件器物大方框底款的照片,与所拍卖的那只碗的底款并列一起,方便朋友们比照。首先,咱们先比照底款,请先看两组图片——

 

http://s5/mw690/493901eftdb40642e1074&690

http://s12/mw690/493901eftdb4065c3598b&690

从照片中可以很明显得看出,尽管都是大方框,但方框的粗细还是很较大区别的,特别是《康熙御制》的写法,区别就太大了,前面的很松散不流畅,如同边框一样,描画得痕迹很重,颜色也深浅不同:而后面的故宫藏品的四字写法就很紧凑也很自然流畅,还有,每个字都有细节上的差别。看得出来,两件故宫藏品的底款属于一人所写,但前面的旧很难让人觉得与后面两件属于同一人所写,但前面的底款仿的就是后面故宫藏品的风格。

 

第二,根据网络提供的照片,咱们再来进行比较自然光线下,底色——珐琅彩胭脂紫的发色。请看图片——

http://s15/mw690/493901eftdb409238000e&690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拍卖的那件碗,其底色胭脂紫,在比较暗的自然光线下呈现紫黑色,而故宫藏品经过修饰减色后,仍旧呈现紫红色。在此,提醒朋友们注意,两件器物蓝色的运用手法,使有本质区别的。前面是在白色荷花的顶部润很淡的蓝色,而后面也是在前面点蓝,但是有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蓝色深艳、顶部边缘留有白边,其它颜色的润色都是这样的风格!

 

下面再发一组图片,可以比照底款、底色和荷花纹饰的润色细节——

 

 

http://s8/mw690/493901eftdb40b2246457&690

这组图片可以看出,故宫所藏的这件康熙珐琅胭脂紫莲花纹碗,小花叶也是比较灵动招展的,但尤其是绿色,前面太过暗淡。两只碗的纹饰釉色差别太大,其底款属于比较随意的风格,方框也小了很多,细了很多,显得很秀气婉约,与前面两件器物的底款风格有些不同;但荷花中蓝色的运用技法却丝毫不差,这就是康熙朝的风格,前面拍卖的那只碗却不是这种风格。

专门发后面故宫碗的底款上来对比,是想特别说明——康熙朝珐琅彩瓷器的底款风格既有严谨型也有后期的随意型。这两大类型的底款风格贯穿于整个清三代,雍正乾隆时代的珐琅彩瓷器的底款随意型风格的比较多,绝对不是只有严谨型这一个种类,而且也不只是蓝料四字款,红料,金彩、青花款等等都有。不过,康熙朝的青花款不论是故宫还是本人家藏都还未见到过,但雍正乾隆的青花六字款识故宫和家藏中很常见。对此,藏友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轻信误导而错失好藏品!

 

下面再发一件康熙蓝地的莲花纹碗,这是本人的家藏品——

http://s5/mw690/493901eftdb40d4da6224&690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底宽已经小了很多,基本可以放得下三个同样大小的方框了,花叶也都很灵动,但绝对不会灵动到拍卖那只碗的程度,尤其是釉色、纹饰的润色风格、底款严谨型还是与故宫所藏一脉相承。

 

再发一件家藏康熙胭脂红碗,朋友们可以自行比较——

http://s8/mw690/493901eftdb40e619f067&690
这是正宗的康熙胭脂红碗,碗里和底部都有松绿釉,是康熙晚期的杰作,无论是在强光下还是自然光线下,都呈现娇艳的红色,绘画风格以及晚期较小的底款也都还是一脉相承。

最后发一件本人家藏中属于晚期的康熙珐琅彩碗,底款属于较随意型,(可惜找不到图片了)花枝也是康熙朝最为灵动的一类,可以说是花枝招展的一只胭脂红花卉纹碗,其器型也是康熙朝比较少见的,但无论是底色的发色,还是纹饰的润色,还有纹饰各种颜色的艳丽,都是第一个碗所不能相比的——

http://s14/mw690/493901eftdb40fad7ff3d&690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底色的发色、纹饰颜色的发色、纹饰花卉额的画法、款识的风格(大小和写法)等四大细节方面,香港苏富比所拍卖的那只7000余万港元、号称是“康熙的珐琅彩碗”——绝对没有康熙朝珐琅彩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尤其是在色地花卉阶段,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康熙朝的莲花纹饰,其艺术风格是比较统一的,有一定的变化但不是很大,根本不会出现拍卖碗的画风,更不会出现残枝败叶的画法。

 

如果说,前面是完全是凭直觉判断的话,通过上述细节上的比对,本人可以得出理智地得出这样同样的结论——香港苏富比所拍卖的那只碗年代的上限,应该不会早于民国时期!

 

好了,就说这些,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