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C《勇者斗恶龙3》

标签:
游戏 |
分类: game |
说来有趣,前几天还在玩nds《最终幻想4》美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f71b0100a38o.html ),这几天却玩起了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我玩nds《最终幻想4》已经比别人晚了大半年了(nds《最终幻想4》日版2007年12月20日发售),而玩gbc《勇者斗恶龙3》更是落伍了7、8年(gbc《勇者斗恶龙3》日版2000年12月8日发售)。
——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封面
起因只不过是我在电脑里发现了有一个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的游戏rom(Dragon Warrior III),然后想起nds上的gb模拟器已经颇为成熟了,所以决定把这个拿出来试试,见识一下这个在DQ系列中地位相当高的一作。毕竟虽然pc模拟器也可以玩gbc《勇者斗恶龙3》,但用电脑玩gbc游戏感觉还是夸张了点,而nds作为掌机,拿来模拟掌机游戏正合适。
nds的gb模拟器lameboy玩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很完美,就这样把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开了个头,觉得还是有点意思,所以忍不住就玩了下去。事实上我并非没有接触过这一作。大家都知道《勇者斗恶龙3》有fc版、sfc版和gbc版(都是c啊……),但很早以前我曾经在电脑上也玩过pc版(又是c)的《勇者斗恶龙3》中文版,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台湾厂商非授权移植并汉化的作品吧——那个时候也是把《勇者斗恶龙3》中文版玩了个头,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游戏途中主人公可以当国王的剧情感觉还是挺好玩的。
不过对当时的我来说,FF和DQ系列相比还是更喜欢FF系列一些,DQ系列的游戏流程感觉有些模式化,一般就是主人公去旅行,碰到了哪里的人碰到什么事,就去帮忙,然后再去下一个地点,玩多了总有点厌倦——所以DQ系列至今我都没有通关过其中一作,DQ7和DQ8的美版算是投入过相当多的时间了,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当然通关并不代表什么,玩DQ更重要的是在旅途过程中的体验。事实上我感觉DQ的特色也正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的,如果细心体会的话,主人公一行所碰到的人和事可以对人生产生一些感悟,这一点在DQ7中是有很深的感受的,但DQ7实在是太长了……
说回到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本作既然是在gbc上推出的,以gbc的机能,画面当然是不能和sfc版相比的,但事实上我玩的时候竟然感觉还可以,不管是宫殿、城镇还是迷宫的刻画都是有模有样,而遇到敌人的战斗画面虽然没有背景,但那些怪物们的动作竟然也都是非常丰富,让我十分惊讶——要知道2006年推出的nds《口袋妖怪珍珠/钻石》里的怪物都没能有这么丰富的动作呢。gbc《勇者斗恶龙3》还保持了DQ系列的一个强项,就是战斗的节奏快,这也不是慢吞吞的nds《口袋妖怪珍珠/钻石》所可以比拟的。
《勇者斗恶龙3》从fc版到sfc版的复刻追加了不少新要素,而gbc版《勇者斗恶龙3》是在sfc版之后推出的,除了画面缩水之外,但sfc追加的新东西没少什么,甚至还加了不少东西进去,所以本作使用了4MB的容量是相当厚道的。gbc版《勇者斗恶龙3》的菜单已经是根据成熟的DQ系列菜单而设计的了,因此玩起来相当顺手,有DQ7和DQ8的经验回来玩这一作也不会觉得不方便。
——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游戏画面
事实上,我这几天在忙里偷闲玩着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的时候,不禁有这样的感慨:1988年就能做出这么经典的游戏(fc《勇者斗恶龙3》日版1988年2月10日发售),就算现在这么多rpg也很少有达到这一水平的——要知道,已经是20年了啊。本作的节奏控制和平衡度控制的水平实在是高得令人发指,难怪在DQ系列中也足以傲视群雄。
希望这次能坚持把gbc《勇者斗恶龙3》美版通关吧,接下来就可以继续玩nds《勇者斗恶龙4》美版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f71b01009cr9.html )。
——fc版《勇者斗恶龙3》的人设,本作特色是可以自由招同伴组队的系统,鸟山明画了这么多同伴的人设也都挺可爱的
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8f71b01009v7d.html
关于nds《DQ9》的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