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汉儿言语”特征猜想上古汉语起源

(2018-05-24 10:32:47)
分类: 语言文字

汉儿言语,是元朝出现的一种蒙汉混合语,主要体现在随着蒙古族入主中原,对中原地区汉语的影响。进入中原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都普遍换用了汉语,这种阿尔泰化的“北语”历史上称之为“汉儿言语”。汉儿言语的词汇是汉语的,语法却是阿尔泰式的,主要特征有:

1、方位词后置充当格助词:

(1)~行(上)、~根底,表示对象、处所。如:谁行借、你谁根底学文书来。类似日语的に、へ。

(2)~上/上头,表示原因。如:饥荒的上头,生出歹人来。类似日语的ので。

(3)~里、~根底,表示凭借、工具。如:长生天气里。类似日语的で。

2、宾语前置,如:为什么这般的歹人有、布帐子疾忙打起者。

3、句末使用表示肯定的语助词“有”,如:一个手打呵,响不得有。

4、判断词后置与叠加式判断句,如:老夫王员外便是、小人便是白虎山庄前庄户孔亮的便是、金银钞的本。“…是…便是/有”类似日语的“…は…である”或者文言文的判断句式“…者…也”。

5、动词“有”表示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处所,如:店主人有么、大都有的官人。类似日语的“大都にいる官人”。

6、“像”义动词后置的比拟式,如:紫玉似颜色、飞也似跑。类似日语“紫玉を似る色”。

7、副词的异常位置:

(1)程度副词不与被修饰的成分相邻,如:马每分外吃的饱 。

(2)“程度副词+禁止词”,与汉语顺序相反,如:你十分休小看人。

8、处所名词前置,前面不加介词,如:明日俺下处送来。

从上可见,汉儿言语是统治族群(蒙古人)的语法+被统治族群(汉人)的词汇。要不是元朝统治时间短,且明朝统治者下令废除汉儿言语,汉儿言语很难说不会成为一种普通话,乃至影响到现代汉语的面貌。

现在对语言的归类基本都是从语音词汇方面入手,很少考虑到语法。汉语和藏语都属于汉藏语系,都是来源于原始汉藏语,虽然汉语和藏语有相当多的同源词,可是藏语却是SOV语序,同时也有很多格助词以及时态、形态变化(不仅是藏语,几乎藏缅语族都是如此);而汉语的语法结构却和侗台语、越南语、苗瑶语相同,都是SVO语序,都属于孤立语,而汉语却与它们缺乏同源词。由此我猜想,汉语现在的面貌是否是原始汉藏语的词汇+侗台苗瑶的语法,套用汉儿言语的组成,那么原始汉藏语应该是占被统治地位的,一种类似侗台苗瑶的语言是占统治地位的。那么什么时候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呢?只有商朝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夏朝是华夏人也就是古羌人建立的,他们的语言是原始汉藏语;而商朝是东夷人灭掉夏朝建立的,他们的语法是和侗台苗瑶类似的(甲骨文的语法可以证明商人语言是SVO语序)。由于夏朝文明出现较早,人口较多,文化占据优势地位,商朝统治者学习夏语,类似汉儿言语一样没有改自己的语法而套用了夏语的词汇,从而形成了上古汉语,并向人民群众以及周围的部族(包括周人)推广开来。上古汉语中出现的各种宾语前置、介宾前置以及“…者…也”的判断句式不过是夏语的语法残留。甚至伪满洲国的协和语也符合统治族群(日本人)的语法+被统治族群(汉人)的词汇这个规律。

日语和韩语的语法特征很相似,却缺乏同源词,而日语的五十音和词汇却与南岛语系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我猜想日语也是一种杂交语言,即阿尔泰语系的语法+南岛语系的词汇,词汇是更早的移民的(可能是绳文人),语法是占统治地位的朝鲜半岛移民带来的(可能是弥生人)。日本天皇不允许考古他们的祖先的陵墓,估计挖出来测下基因结果会让他们很尴尬吧。因此老是从同源词角度去分析日语和韩语是不是同一个语系,也许就是缘木求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