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之前另一篇万科东方尊峪泛会所的采访

(2007-08-09 15:08:07)
标签:

万科

东方尊峪

会所设计

泛会所

黄志达

房产

家居

分类: 杂谈
原文标题——黄志达:“泛空间”的天才导演
 

记者:您在深圳做了很多的顶尖楼盘,“东方尊峪”就是其中一个,它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模式,采用了完全开放式的“泛会所”设计理念,请问您这种设计概念的灵感来自哪里?


黄志达(以下简称黄):首先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能跟大家一起交流,“东方尊峪”是一年前的一个项目,到现在还在进行中,因为项目比较大。它不仅仅是室内的会所,还是一个室外的开放会所,面积非常大,加起来户外会所有十几万平方,室内有6500平方,覆盖了整个山区,挨着山边的部分。当时这种项目在深圳还是比较稀少的,这种山区生活(模式),隐约预示着开发商在这方面的打造力非常强,我们通过几次的交流会议后了解到开发商开发的理念,这种理念也让我充分发挥了一些想法,作为一个设计师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能否实现就要通过很多会议去沟通,才能最终展现出来。 

 

  对于室内会所和户外泛会所,其实几年前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名词,它并不是一个很新奇的东西,就是利用架空层这个平台,怎样让它更有价值性,以及怎样给整个社区带来效益。因为现在的架空层除了园林和户外游泳池之外,可能就只会种花种草。这个项目在深圳梧桐山的位置,这种山区生活的环境在香港也是非常多的,当时我就很大胆的提出一些理念,比如泛会所的运营可以和室内会所有一个互补。做会所,开发商通常是属于亏本的形势,所以他们在打造上可能有些含糊,其实会所提供给住客不仅仅是享受,还有服务,只有每一样都到位才能提高它的价值。户外和室内是一个互补,深圳处于一个亚热带地区,气候常年比较好,所以我觉得在户外做这样一个会所的概念非常好。

  这个项目非常大,有十几座楼,我首先把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这样在手法和整个功能上就弥补了室内不足的地方,除了有室内恒温泳池,户外泳池之外,室外还分了三四个运动区域,第一个区是老人区,包括了社康医疗等简单的东西;第二个是儿童游乐区;还有一个泳池吧。这样把功能分开后,再细节的去安排每一个地方的气氛,使气氛融合整个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来源于梧桐山的整个环境,它的生态环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灵感,因为整个社区的一半都被梧桐山包围,温度和绿化是足够了,我们需要的是怎样把天跟地的空间做好,这样我们一步步的去延伸和设计,最终我认为可以这样布局:泳池吧以后可以面向除了业主以外的其他外界人员,营造一个营业氛围,它可以作为一个私人的宴会Party,也可以在业主来了很多客人时,弥补聚会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在室内会所也可以在室外会所,选择很多。对于开发商来说,也可以有长期的盈利回报,可以做的更大。对于运动区域,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深圳还是国内其它城市,网球都是很热门的一个运动,所以我们把它规划为网球馆。网球馆的旁边肯定会有一个简易的水吧和休息地,这种气氛我们会考虑比较冷一点的布局,会去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空间,使它和运动有一个动态的平衡。对于小孩区域,充满活泼的氛围,当然我们会全面考虑到它所面对的用户群,希望用户在用的时候能够安全,比如小孩,往往就要做一些维护的东西,以免他们磕磕碰碰;还有成年人的户外健身运动,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每一个空间和功能都有它独特的气氛。

  回到“泛会所”概念,我认为大家慢慢会看到这种开放型会所的价值所在,我有信心相信“泛会所”这个名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记者:可以说“东方尊峪”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楼盘的体现。


黄:是的。刚刚也说了,它的面积很大,所以在空间和功能上我们要考虑的各种氛围也要广一点。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在结尾阶段了,非常荣幸的是他们卖的非常好,而且最近万科的进驻,也使“东方尊峪”在氛围上得到了补充和延伸。这个项目从开始到最后都一直贯穿一个设计理念,就是“山居生活”,所以在里面很少见到一些钢材、玻璃等材料,而是大量的运用了天然的材质。看过的人都知道,会所的楼梯我整个用天然的大理石来做,而不会考虑用比较冰或硬的钢材来做。

记者:它适用的主要人群是哪部分呢?


黄:当然,在社区的会所主要还是提供住客服务,还有一小部分是对外的接待,所以在室内的会所就弥补了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中西餐,包括KTV等多项功能,最主要的是6500平方会所的下面是一个女子的SPA,这样一个大的水疗氛围也是希望它能在莲塘的附近、梧桐山的周围建立一个自己的社区王国。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延续开发商给我们的功能想法,一定要去满足客户的要求。

记者:您的设计涵盖的领域很多,包括酒店、餐饮、会所、別墅、专卖店、商业楼盘等等,那么您最近在做哪些大的项目呢?


黄:我认为作为一名设计师不应该单一的在某一种氛围上去做,设计应该是一个理念上的东西,每一个不同的项目,比如酒店、会所、住宅,它只是功能和要求的不同,我们会把这些不同再细化到空间的规划上去。

 

  现在做的有两个项目我觉得比较重要,一个是在北京的会议度假中心,它地处北京五环以外的山顶上。这个地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荒凉,现在好一些,那里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树木长的非常好,整个项目从它的外立面和规划的效果图来看,建筑师还是非常有想法的。作为室内设计,我一直提倡的是它应该延续建筑师要表达而未表达完的风格去做,这样才能使室内室外有一个融合与延伸。这个项目的外面是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主题,再以新的手法去做,达到新旧混合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要表达的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以前一直提到的“禅宗”的概念,其实四合院很多的东西都来源于这样一个大的概念。在这里面,我也是运用这样的手法,主要以静为主,而静当中又能出彩。这个楼宇总共有十几栋独立的别墅,包括了饮食、会议等等多个方面,我的做法是让它和周围的山有一个很好的融合。

 

  另外一个项目在三亚,是一个游艇会。大家知道,游艇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运动的游艇,也有休闲娱乐的游艇。我不想太多参考别的游艇会的做法,而是想用一些新的手法,把游艇里面,包括舵等一些很有趣的元素搬到建筑物里面,让它成为一个很壮观的游艇的感觉。这种表达手法比较新颖、硬朗,跟大海也有一个结合的关系。这两个项目是我最近即将设计完成的项目,此外在杭州也在做一个私房菜的主题项目,主要是用江南的主题和新的材质对它进行的整合,延续中国的文化,然后用新的手法进行包装,重新做出来,所以每个房间我会有不同的主题,然后找一些江南的地名来冠名每个房间,这几个项目对我来说是蛮有创意的项目。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了北京的样板房比较有“禅”意特色,您在深圳的家也是以“禅”为主题设计的,当时为什么会定义这样的一个风格呢?


黄:都市的生活节奏非常快,而且压力也非常大,无论哪个行业都面临这个问题,这是其中一个因素,需要去分析的。第二,我比较喜欢静的感觉,不是指完全没有人烟的静,而是指能“平静人心”的静,我的家里要有这种感觉。我从读书开始就知道“禅宗”,也通过一些书籍来参考和体会它的含义。这是我以“禅”为主题设计深圳家的两个出发点。完成之后感觉不错,因为“禅”不是说它应该做得很旧或者说是很保守,它的原意包含很广。主要就是一个字“静”。不仅要做到“静”,而且“静”中还带出一点新意来。所以,我用大家都很熟悉,而且觉得它不是很昂贵的材质去做,然后再把它重新整合出来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其实,这就像我最近刚完成的一个橱柜的展厅,它的材料简单,但是怎样把简单的东西整合起来,是问题的关键。材料虽然很简单,看起来没什么东西,但是它要有一些新的思想或者说一些新的理念、手法整合起来,这就是我要去表达的一个东西。当然,还有一些,比如说我06年底通过“流行趋势”发布的一个简约与华丽的作品,也就是新旧混合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手法,但是一种另类的手法。因为不同的风格和主题需安排不同的东西,每个人的思维都会有不同,因而每个人要求的东西也不同。我们在对项目本身的了解,包括与客户的开会和沟通上都会得到很多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感觉他们所要的东西,这个东西我想作为设计者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记者:对于您的家,你觉得最满意的是哪一部分?


黄:我最满意的就是家里面有一个香港所没有的地方——空中花园,这个是我最满意的,而且我觉得这个空中花园原本是开发商在消耗室内平方数,但是我能够充分利用它。它有6.8米高,可作为“泛客厅”,也就是户外客厅,我不断地在用这个名词。我把客厅的室内室外做了一个连接。客厅有一堵墙,这墙是主力墙,没法拆开的。那么怎样连接呢?我在墙的前面与后面做了一个U字形的大理石柜体,外面也用大理石包起来,可以摆很多的东西。做这样的一个连接,我觉得很关键,人走进去,会感觉到这个客厅不是那么小,它还有户外的部分连起来。引导很关键,所以我在这个空中花园中并没有做任何的重新整改,因为不需要去做,而且居家也不应该去做这样一些大的改动。我买了一些装饰木雕挂在墙上,这样整个氛围更好。空中花园的旁边有一个鱼池,养了一些热带鱼,旁边还有个小山丘,树也长得比较高,刚好与我的窗平齐,所以环境非常好。

记者:非常希望能到你家去看一看!


黄:欢迎大家去!

记者:您对样板房的设计非常情有独钟,而且非常有心得。您认为样板房的文化和风格是它的灵魂,那么在做具体设计的时候,比如接到一个楼盘的时候,怎样深入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来体现样板房所想表现的居住文化呢?


黄:北京的一个媒体的总编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你们这一行都是搞艺术的。”我说:“对不起,我们不是搞艺术的,我是在做服务。”事实上,设计师是在从事这样的一个服务性行业。首先,你要满足委托方的委托条件。刚才说样板房,其实样板房就是开发商的项目投资,通过样板房来引导客户,对他的销售产生价值,这是一个大前提,要去把握和满足开发商,不然,就没有价值性了。另外设计从业者怎样用理念和想要表达的东西引导客户,引导消费者呢?简单地讲是引导准业主。首先,要跟委托方开会,了解很多信息,比如说当地的消费群、地域文化、人均消费水平等。针对的每个楼盘,委托方都会有一个目标:给哪些人消费。一定要抓住它的消费人群这个信息。其次,做室内设计方面,我认为空间的大体局面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建筑有它本身的固体化特性,而这个固体化让你思考怎样从有限的空间使它开发得更彻底。我一直跟我的同事包括我身边的朋友说,样板房并不仅仅在展示,展示是一个关键,但不能为了展示而做展示。我觉得实用是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这两者当中要找到平衡,到底偏向哪一面。有时候有人说这个样板房衣柜不好使用,床也不够好,那这种情况下就是属于欺骗了。这点从香港来说是不大可行的,因为开发商会面临吃官司的情形。我也不赞成这样去做,应该在合理的位置用合理的尺寸作为引导,你要表达的信息,在前期要告诉你的委托方,然后通过他们再告诉你的准业主。那么怎样告诉他呢?除了大量在里面做的东西要表达之外,我想更多的是需要与他沟通,让他了解你要表达什么,他才能够告诉消费者这个样板房要表达什么。所以,对于样板房设计,首先要对得起别人,如果你自己都觉得不行,那怎么还能获得别人的通过。我在拿到一个项目时,首先是全心全意的为委托方着想,为项目将来要使用的人着想,而不能单偏向自己或者单偏向你的委托方,这三者不能平衡的话,你会面临很棘手的问题。另外,最终的消费者、最终的老板是准业主,满足准业主的需求才是理想的样板房的标准。

记者:这样说您做设计的时候还是非常的理性的,不光注重自己想表达的主题,而且对空间的使用率和功能都非常注重。


黄:是的,一定要这样去做。

记者:业界对你的评价一直很高,认为您不仅设计作品非常优秀,而且人也非常帅气,是“实力+偶像”派的设计师。对于这个您自己是怎样看的?


黄:这个,无法回应。感谢大家给面子,在这里对大家表示感谢。关于其他的,我认为自己还是在做自己的设计,也在关注着国内设计的发展。香港回归,也即将十年了,我是一个中国人,不存在着香港、大陆这样一个分区的说法。所以中国的设计发展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能在中国的设计领域出自己的一份力,至于其他的,我觉得还是大家给面子而已。(笑)

记者:您觉得什么样的设计师才是一个有品位的设计师?


黄:这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品位跟个人修养和审美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首先,应该对事物要有很通透的一种眼光,去理解别人,然后怎么运用它,或者说怎么去看待这样的事情。首先应该从这里开始。作为一个设计者怎样有品位,我想还是看个人的理解,怎么去理解你的客户。从做一个设计来讲,你不可能每一样东西都看到或者用过,这是不可能的,大千世界,你怎么可能每样东西都知道,但是你起码得知道委托方要什么东西,你应该了解他的地位,他的身份,以及原来享受的层次在什么位置上,你能给他什么东西,用什么引导他。你不应该给他低于其地位身份的东西,这样我觉得是不太符合的。所以,设计师的品位是相对委托方而言的,怎么让他感觉到你的品位。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合不合适,但是我觉得,实在地做一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最近知道您为一个地板企业做了形象代言人,新浪网因此把您的博客放到首页。您对这个是怎么看的?


黄:我觉得这样的木地板代言也是一个尝试,因为跟我的从业有关系,而且从地板的用法或者质量上讲,作为设计或者是工程方面的人,会非常了解地板的材质。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一个地板代言,因为我本身跟他的董事长联系了很久,一直在沟通这件事情。我跟他接触后,首先觉得他为人处事非常好,其次我在了解了他的产品后,从它的制造、原材料以及后期所完成的地板表面,跟我现在正在用的地板都是非常的吻合的。因为这都是一个原生态的东西。大家都知道国内的很多地板都在上面加了厚厚的油漆层。这种东西就像一个女孩子本身天生丽质,而你还叫她去化妆,这就不大可行。很多地板不断有很多广告出来,这些广告都有很多明星。我在“新浪”的博客,只是想表达一下心理的想法而已,想表达一下我的感觉是怎样的,以及对这个事情怎么看,所以才会去写这样的一个博客内容,没有其他过多的想法。我后来也说了,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好的机会能够谈得很融洽的话,我还会尝试其他的。

记者:您平时也是一个比较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之余会尽可能多的和家人在一起,也会经常上网,了解一些各类群体的居家需求。我想知道,您是如何把这些了解到的居家需求很好的应用到你的作品中去?


黄:各类群体的居家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在设计运用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家居的元素在使用上是很广的,在广泛的材质上如何选择呢?我想首先是确定一个主题,明白需要表达什么,然后再去选择,这是很重要的。在我来看,我会先有一个全面的逻辑。

记者:不同人群对他的居家需求和风格的要求是不同的,您是如何把这种需求融入到您的设计作品当中的?


黄:这涉及到与客户的沟通,我一贯的做法就是多聆听,少说话。在与客户沟通当中,多去观察他,然后引领他,所以我们应先了解他本身在一个什么层次,要去追求什么(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通过沟通然后你再去给到他想要的东西,而且你不能与他的想法差异太大,因为差异太大,他可能接受不了,而你需要做的是慢慢地带动他,这个和他的生活有关,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你要了解他(她)以前的一些情况,再来安排适合他(她)的生活氛围。实际上这一切就像是“演员”和“导演”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很难具体说在一个case中,会面对什么样的人,但我觉得应该这样去做。比如我们在做样板房时,由于样板房没有真正的居住背景,我们便会先假设一个业主或一个家庭组合,然后去想怎样帮他(她)们去安排。这样设身处地的去考虑,让人在参观样板房时,感觉是在参观一个真正的家。当然,对于一个住户来讲,我们是要去融合跟他配套的东西,所以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安排。

记者:正如您刚才所说,您就像一个导演,根据不同人的类型和需求来安排不同的角色,其实您也在扮演着多重角色,在公司,您扮演管理者与设计师的角色;在家庭,您也是好老公、好爸爸,您个人最喜欢哪个角色呢?


:(笑)我是一个很享受家庭生活的人,生活与设计对我来说是全部。从公司的管理上来说,我还称不上是管理者,因为我不是这个专业出身的,更多的是专注于设计。在管理上,公司会有专人来打理,而我可能更多的是说YES OR NO,行或者不行,公司奉行的是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点上,内地与香港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记者:能不能给中国装饰排行榜说几句祝福的话呢?


黄:其实我一直在关注这个排行榜。希望中国装饰排行榜能做得越来越好,覆盖面更广,能引领中国的装饰行业,把装饰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

黄志达印象:

文:小妹

  一件浅蓝色的条纹衬衣,一条普通的休闲仔裤,平实而又味道十足。

  采访中黄先生十分谦虚谨慎,对他的“泛会所”理念津津乐道,从接到项目到与开发商沟通产生灵感,他都一一生动的向记者道来,言语中一针见血的点出了作品的精彩之处,让记者深刻体会到了他对工作的用心和投入。

  谈到自己“禅”味的家居风格时,他更是眼前一亮,侃侃而谈,生怕错过每一个经典的细节,举手投足中流露出他对家的渴望和幸福。我想,什么风格的家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幽默感也不时从他身上蹦出来,工作休息时来一杯下午茶,修身养性又缓解疲劳,可见他不仅喜欢工作更享受工作,工作已经成为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师的角色定位被他笑称为“导演”和“演员”,他认为设计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原则,在做设计时,大部分时候应充当“导演”的角色,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考验,要能运用自己的专长导演出自己和业主都满意的“片子”,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融合,不仅是空间与空间的融合,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融合,这样才不愧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一个天才的“泛空间”导演。


记者:小妹  特邀嘉宾:黄志达
责任编辑:燃燃    技术:刘小军  
摄像:燃燃   稿件整理:小妹  冼冰琳琳   摄影:林汉锐

http://www.cnmd.net/WebEditor/function/upload/news/DSCF0DFSF036.jpg

http://www.cnmd.net/WebEditor/function/upload/news/DSCF0SFSF056.jpg

http://www.cnmd.net/WebEditor/function/upload/news/DSCF003DFSF0.jpg

http://www.cnmd.net/WebEditor/function/upload/news/DSCFSFSF0050.jpg

http://www.cnmd.net/WebEditor/function/upload/news/DSCSFSFF009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