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可直视的人性荒原

(2021-06-27 08:32:10)
标签:

东西长篇小说

《回响》

观后感

分类: 影评、书评

不可直视的人性荒原

文/妖姬霓裳

——东西长篇小说《回响》观后感

不可直视的人性荒原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性。

东西老师2021年新作——悬疑推理长篇小说《回响》以蓝湖女尸杀人案为切入口,塑造了一位对案件穷追不舍、对爱情追问到底的高智商新女性冉咚咚警官形象。

这是一部推理和心理齐头并进的小说,奇数章写案件,写与夏冰清被杀的推理和侦破过程;偶数章写感情,以侦破负责人冉咚咚和教授慕达夫的情感纠葛为中心。两条线的人物在推理和心理活动中产生互文关系,于是便有了“回响”。

小说开篇触目惊心:一场命案:青年女子夏冰清被杀,头部被钝器击伤,右手掌被切断,死者惨不忍睹。警察冉咚咚接到报案后介入了侦破过程。最先出现的嫌疑人是徐山川,一个其貌不扬家财万贯的老板,两个孩子父亲,三个情人——夏冰清、刘玉萌和小尹的情夫。徐山川一定不会承认自己是凶手。于是冉咚咚进入了案情漫长的侦破和推理过程。小说这条线索极端复杂:徐山川让侄子徐海涛搞定夏冰清,目的是不让她“再烦”自己;徐海涛找到策划人吴文超策划“摆平”夏冰清的方案;吴文超找到刘青,试图通过帮助夏冰清办理移民手续或私奔了结;然后刘青偶遇民工诗人易春阳,以一万元的价格将夏冰清杀死在一个“大坑”里。这个大致情节和冉咚咚的推理基本吻合。但是,推理不是定罪的依据。讲述方式的后叙事的视角,使小说的这条线索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案件发生的真实过程,讲述者、当事人都不比读者知道的更多。因此,这条线有推理、侦破、悬疑小说的全部特征。这是《回响》令人着迷难以释卷的重要原因。

徐山川、徐海涛、吴文超、刘青、易春阳,他们接力似的完成了“杀人”——从念头诞生到行为落实。小说里有一段写得特别残酷,是说暴行发生了,但所有当事人都能找到脱罪的理由:“徐山川说他只是借钱给徐海涛买房,并不知道徐海涛找吴文超摆平夏冰清这件事。徐海涛说他找吴文超,是让他别让夏冰清骚扰徐山川,而不是叫他杀人。吴文超说他找刘青合作,是让他帮夏冰清办理移民手续或带她私奔,却没有叫他去行凶。刘青说他找易春阳是让他搞定夏冰清,搞定不等于谋害。而易春阳尽管承认谋杀,但精神科莫医生及另外两位权威专家鉴定他患间歇性精神疾病,律师正准备为他作无罪辩护。”这么多人参与了作案,但最后只有一个间歇性精神错乱者承认犯罪,这严重挑战了她的道德以及她所理解的正义。”

(以上文字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博主)删除)

读完小说后,掩卷沉思,一股股透彻心扉来自北极的寒意阵阵袭涌,让我清晰地看到了不可直视的、赤裸裸人性的荒原地带。

一、百般抵赖的推脱自身责任,将人性的自私自利及贪婪彻底暴露。

小说中,有5个直接责任人害死了夏冰清,导致她的死亡。但任凭警察如何曲折婉转直率威胁的审讯追查,其他四个正常人都在百般狡辩、竭尽全力地推脱自己杀人的直接、间接的责任,而最终承认的,却是患有间歇性精神错乱病的易春阳,没有一个正常人承认自己的罪行。在面对不利于自身利益时,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德性显露无疑,隐藏在满口仁义道德中的,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本性。

二、人类追爱的致命贪婪直接导致婚姻的失败,而当事人却还欲盖弥彰。

小说中,冉咚咚和慕达夫这对夫妻感情已到了无法挽救的更年期:彼此冷漠,失爱,失激情,失性。暗地里互相猜疑,不信任。可还要彼此端着,借口是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互相试探,冉咚咚深度怀疑慕达夫出轨,即使拿到开房和卜之兰的证据。可慕达夫抵死不承认。而冉咚咚自身,对手下年轻警官邵天伟的追求心猿意马,却在离婚前刻意隐瞒。或许,她执意要离婚,就是因为有这个备胎。而冉咚咚和慕达夫,对于为什么要离婚,直到离婚了也没有一个定论,虽然,他们俩都是高智商的语言表达专家,分析他人的心理活动行家,对于他们自己的离婚原因,却装糊涂,不愿意面对人性在追求爱上的致命贪婪,而这正是导致他们婚姻失败离婚的直接原因。

三、亲人间如北极冰源般的冷漠、互不了解,是俗世的常态。

小说中多次提到,亲人间是熟悉的陌生人,就如眉毛不了解眼睛,鼻子不了解嘴巴,虽然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夜相处,但是彼此间却是熟悉的陌生人,甚至不如陌生人。就如冉咚咚和慕达夫这对夫妻,即使结婚11年了,但彼此间却形同陌路;如吴文超的父母离婚了,在离婚后十年的时间里,他们都没联系、关心过吴文超的生死,任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生自灭;夏冰清父母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强加到女儿身上;徐山川夫妻的互相欺诈,表里不如一等,让人看到了赤裸裸的人性荒原上的阴暗,再次证实了: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性。

东西老师这本小说利用追案过程中涉及的社会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恶及它们中存在的阴暗面,而这些都是千千万万年人类社会就已经存在过的,或许,在人类的将来,也将继续存在,并永不可更改。但即便如此,人类仍然要继续发展,走向更加文明灿烂的未来,而这一束光,便是支撑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小说情节生动,环环相扣,非常吸引人;语言描写细腻,长短句相结合,弥漫着诗意的光彩和深刻的意蕴;心理描写,特别是女性情感波动心理描写准确而细致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本然;逻辑推理严谨,细致真实,环境描写切实,与当时发生的情节相匹配;小说通过死尸破案的进程中涉及到的社会中相关的人与事的精准描写,真实细致的、深刻地全方位地反映了人性的自私和贪婪,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惑困扰无助,由此产生的各种精神疾病,而这些疾病装将伴人类同行永远。

总之,这是本非常优秀的、值得人花时间逐字阅读的长篇小说,在此推荐。

作者简介:

不可直视的人性荒原

东西,原名田代琳,被中国文学界称为“新生代”作家,广西文坛“三剑客”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回响》,中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救命》《我们的父亲》《请勿谈论庄天海》《东西作品集》(六卷)等,部分作品被翻译为法文、韩文、德文、日文、希腊文和泰文出版,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后悔录》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5年度小说家奖”,现供职于广西民族大学。

以下信息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博主删除):

1.东西在《回响》后记中说:“主人公冉咚咚不仅要追问疑犯、丈夫,最终还要追问自己。认知别人也许不那么难,而最难的是认知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在认知自己,作者通过写人物得到自我认知。我们虚构如此多的情节和细节,不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认知’吗?世界上每天都有奇事发生,和奇事比起来,作家们不仅写得不够快,而且还写得不够稀奇。因此,奇事于我已无太多吸引力,而对心灵的探寻却依然让我着迷。心灵难以琢磨,因为它比天空还要浩瀚。”

2.东西小说回响读后感我区作家东西的最新长篇小说《回响》最近在《人民文学》2021年第三期发表,这是广西作家的长篇小说首次被《人民文学》全文刊发。

《人民文学》在卷首语中认为,《回响》是一部可以无限延展的长篇小说:一是指其浩广——与发案有关的人生现象,在各章中含着社会身份、性别反应、活动层面和目标取向的不同。看似并无逻辑规划的日常路径上,偶然的交叉,就可能炸裂出连片成串的故事,直至事故发生。二是指其渊深。在意欲真心反顾和顽于习惯掩饰的挣扎中,发现自己与他人在幽黯处同困的内在处境。所谓“回响”,并非重复“应声”,而是有万千声息悄然加入。

3.在评论家孟繁华看来,《回响》以一部推理和心理齐头并进的作品,《回响》中蕴含着东西对于创作理解: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会不断地向下钻探,直到把底层的秘密翻出来为止。“东西以极端化的方式将人的情感和人性最深层的模糊样貌呈现出来,他找到了潜藏在人性情感最深处和最神秘的开关,这也是所有作家最关心和一直在寻找的关键事物。

4.东西:“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证明自己还是作家呢?首先,它是内心的秘密,正如福克纳所说:‘必须发自肺腑,方能真正唤起共鸣。’

5.东西:“人物包括作者真正的成熟,或许就是能够容纳种种复杂与矛盾,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