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后感《山那边有光》徐一洛 |
分类: 影评、书评 |
《山那边,有光》是广西女作家徐一洛深入采访了土瑶同胞、第一书记、村支书、驻村工作队员等,将他们的动人故事汇聚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
读了此书,让身居城市的我对广西贺州平桂区大桂山瑶族的生活有了深刻的了解。
在贺州平桂区大桂深山中,生活着一支独具特色的瑶族支系——土瑶。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崇山峻岭的阻隔,交通闭塞;再加土地的贫脊,可耕种土地的稀少;导致教育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相当落后。落后又导致人才的流失,经济愈加贫困。恶性循环,贫上加贫。
党中央和治自区把该地区的瑶族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党政领导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土瑶同胞在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向大山宣战”,决战三年,终于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而《山那边,有光》,讲述的就是在决战脱贫过程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挑担茶叶上北京的劳模盘少明是当地瑶族致富的开拓者,他把深山中的土瑶黑茶做大做强,并带动了大肉姜、杉树等的大量种植,靠山吃山,带动乡村们脱贫致富。
当地瑶族大学生赵金春,学以致用,用所学服务当地群众,带领大家致富脱贫。
“木瓜”赵木观种杉树,又学制茶而致富。
槽碓村支书赵转桂不辞辛苦,一心为民,带领村民修路、建房,安装电线,从而让槽碓村脱贫致富。
沙田镇狮东村党员领导群众种茶、种生姜、种树致富。
明梅村支书赵金春带领大家种茶制富。一业兴带来多业旺,从而带领群众制富。
沙田镇新民村冯土养种茭白脱贫制富。
鹅塘镇大明村赵桂花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养贵妃鸡、珍珠鸡、五黑鸡脱贫制富。同村的赵桂连养猪制富。
鹅塘镇明梅村赵金旺、赵元兰等编织茶篓等做竹编生意制富。
沙田镇金竹村冯红芳等带领村民通过瑶绣脱贫制富。
明梅村三组姜亚辰通过种植中药草珊瑚脱贫制富。
赵亚二种植油茶脱贫制富。
鹅塘镇大明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养蜂卖蜂蜜脱贫制富。
......
党和政府在组织瑶族人民积极脱贫制富的时候,还想方设法发展教育,新建了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老师公寓、食堂和操场等,当地政府还为学生提供伙食补助和交通补助。通过老师做思想工作,让瑶民的孩子个个能上学。特别是姜晚英老师将土瑶的民歌、瑶画、刺瑶绣、跳瑶舞等引入学校,从而让瑶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通过大力发展教育让大家脱贫制富。
金竹村的博士赵万宗通过助学贷款完成了高等教育,并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意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群众技能培训、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采用立体式扶贫等,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致富。
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扶“危”救困,转“危”为安,改造 “危”房,建宽带基站,兴修水利,通电。从而上家家户户通网线能看电视有新居,全方位地得以脱贫制富。
贺州瑶族除了瑶族人民自身努力下,还在模范先进党支部书记赵万兴、槽碓村第一书记陀东、新民村第一书记韦连军、大明村第一书记林昊、金竹村第一书记庄川、沙田镇狮东村村主任任凤宝在工作中因为意外事故去逝。工作队队员黎华、谢冰、谭志勤、罗义练、彭达峰、凤接转等共同努力、辛苦劳作、无私贡献下,大家同心齐力,通过三年的攻坚战,终于让槽碓村、金竹村、明梅村、狮东村、新民村、大明村等土瑶村寨成功脱贫致富。
《山那边,有光》它是党和政府带领下的瑶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典范,它书写了当地瑶族人民不畏坚难,不怕苦累,舍小家顾大家,传帮带,共同致富脱贫的历史。它是一部接地气、有深度,更有温度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
徐一洛又名四丫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机电学院客座教授。其多部作品发表于《十月》《小说选刊》《民族文学》《文艺报》《广州文艺》等文学期刊,出版小说集《欢歌》、长篇小说《爱情不设房》《年华轻度忧伤》《等风来在世界彼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