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傲、美丽优雅、自尊的断头王后

(2015-10-10 21:41:56)
标签:

历史

人物

女性

悲剧

分类: 人物

高傲、美丽优雅、自尊的断头王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法)

文:妖姬霓裳

高傲、美丽优雅、自尊的断头王后
图片来自于网络

20159月份由于去了趟欧洲,到了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参观了那里的王宫和教堂,让我对欧洲王室女人非常感兴趣。

回来后,在网上搜了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来看,还购买了她们的相关传记作品。

王室贵族女人悲惨的命运深深吸引了我,虽然她们在物质上穷奢极欲,享尽所谓虚假的繁荣富贵。其实,在精神上,她们相当空虚可怜,没有选择爱人配偶的自由,她们不过只是当时政治需要家族可利用的棋子,当没有利用价值时,更一钱莫文,成为家族权势利益的牺牲品,而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具代表典型的悲剧性人物。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12-17931016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斯蒂芬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1770年,特蕾西亚女王把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法国王子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成为王太子妃,当时玛丽安托瓦内只有15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19岁的美丽时尚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的生活并不如意。当时,法国宫廷有很多繁琐的礼节,旁边时时有贵族侍女时时提醒她必须遵守那些古传的繁文缛节。而玛丽是一个活泼美丽的姑娘,喜欢唱歌跳舞,追求一切美的、时尚的东西,痴迷一切美的事物,喜欢热闹喧哗,自由奔放,热情率直真诚,讨厌被限制。而她的这种个性与当时法国宫廷的气氛格格不入,由此也引发众人的议论和无数的绯闻。对此,她依然我行我素、置之不理,这样的态度更加加剧了法国人对她的不满和排斥。

而她的丈夫是一个体型臃肿、刻板、守旧、懦弱、温和、无能和毫无主见的笨男人,他喜欢养动物、狩猎和制锁,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身为国王,但是却不善理朝政国事。

由于二人脾性、性格、爱好、个性、生活习惯等均迥异,他们初次见面时相互之间并没有产生所谓的爱情,即使他们一起生活了23年,玛丽安托瓦内特重来没有热烈地爱过她那无能的丈夫。不过路易十六却对她忠心狄狄,深爱她一人,从没在外面沾花惹草。而这在当时的国王中基本上是没有的。

路易十六不但在性生活上无能,他们结婚七年了,都没有性生活。后来还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哥哥来法国劝说路易十六做了切割阴茎包皮的手术,他们之间才有了正式的性生活。而且在处理国事上同样如此,由于他反应迟钝,且缺乏主断,对国家大事方向把握的蠢钝,相应处理国事知识和智商的极度匮乏,让他对任何国事都不敢决断,如傀儡般,只能听任手下的摆布。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种无能,在乱世中,法国大革命前步步妥协退让,最后终于葬送了法国君主制和自己一家三口的命运。

七年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让玛丽安托瓦内特转向物质上的高度追求,以此弥补精神上的不满足。因这七年正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精力和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虽然她对自己的婚姻情感、对自己的丈夫及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均非常不满意,但是她找不到突破口,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她也不喜欢读书学习来消磨时间和精力,因此,她就把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了舞会、赌博、时装和住所的装修等上面。为了尽量避免和性无能的丈夫同床共枕,她在凡尔赛宫招集大批贵族彻夜跳舞、赌博、狂饮、狂欢,夜夜笙歌不断,极尽奢华之能事。同时,她还带上面具到巴黎去参加化妆舞会,在舞会上认识了她真正的爱人——一生唯一的情人菲尔森。菲尔森是瑞典贵族,相貌英俊不凡,谈吐幽默风趣、机智迷人,同时兼具政治天才,还可以带兵打仗,且多才多艺又深具领导能力,为此深得她的喜爱。而菲尔森也非常爱她,一直到她死,都非常爱她,在她身处囫囹时,甘愿为她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奔波,想尽各种办法去营救她,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

或许是由于路易十六在性上的无能,因此,他纵容玛丽·安托瓦内特疯狂奢侈的物质追求,任由她在着装、装修、宴请上极尽奢华之能事,即使在国库空虚,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时,路易十六还放任让玛丽安托瓦内特尽情挥霍,当“赤字王后”而不闻不管不顾。

玛丽·安托瓦内特奢侈挥霍,再加国王路易十六的无能,让当时国内的很多贵族及亲信不满,于是,他们召集人马,利用在国库空虚,人民生活极端贫困,饥不裹腹的情况下,玛丽·安托瓦内特还极尽奢侈挥霍,不体量人民的疾苦,在此点上大做文章,煽火点风,引发人民造反革命,以此达到雅各宾派夺取政权的目的。

在法国大革命前,无能的路易十六一再妥协退让,步步退缩,裹足不前,错过了大好的用暴力制止暴力的很多机会,最后把自己的国家和家人轮为榛板上的鱼肉,贡奉给了革命者。

而在玛丽·安托瓦内特进入巴黎监狱时,她的朋友去找当时的奥地利国王救她,可是当时的奥地利国王弗朗茨二世因为自己的姑姑玛丽安托瓦内特已失势没有了利用价值而见死不救。

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流亡在外,不但没有寻求其他欧洲国家帮助自己哥哥一家,反而落井下实,挑拨离间,引发他们对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一家的憎恨。最后,他踩着自己哥哥一家三口的坟墓终于爬上了法国君主的位置——成为路易十八。

内忧外患下,玛丽·安托瓦内特终于看清了自己一家身处的危险处境,也识透了莫测的人心。她对自己无能的、一再妥协退让的丈夫一无所法,但是她至死也没妥协过,一直在抗争,致死她都在维持君主王后个人的尊严,即使在巴黎监狱被囚禁了70天,在这70天里,他们把她折磨成为一个身体虚弱的老妇人:被感染的通红双眼,严重出血症,嘴唇惨白,心力衰竭,疲惫不堪……在革命者的威逼利诱、威胁、污蔑、泼脏水、造谣等情况下,她也重来没有低下她那高贵的头颅。

在被囚禁期间,她一直在利用她的个人魅力争取得到狱卒、佣人、侍者等人的支持,并尝试过几次试图越狱。其实她有机会脱离险境,但由于她深爱自己的孩子,因此,她错过了一次绝佳的逃跑机会;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在和革命者做斗争;她致死也没有供出那些曾经帮助过求助过她的人,致死她也在拼命维护朋友们的利益。虽然她最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年幼的只有8岁的孩子被革命者买通,转而控告自己的母亲,说母亲猥亵他。而她的女儿为了苟活,也指证自己的母亲确实有和自己8岁的弟弟乱伦通奸的猥亵行为。而她最爱儿女的致命指证才最令她伤心。因为当她进巴黎监狱时,她就曾说过,“外界什么也伤害不了她了。”

革命者审讯了她两天两夜,也没能从她口中找到任何可以处死她的把柄,并且根本就没有找到可以让她被斩头的任何罪证。因为即使临时在现场找了41个证人,但是依然没能找到她通奸乱伦、叛国等证据。最后,革命者还是以莫须有的诸多罪名把她处以斩刑,死时38岁。不过,直到最后死亡,她也未真正低过头,始终维持着王后的尊严。

 

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想全面了解玛丽·安托瓦内特,可以看:2006版电视电影《绝代艳后》;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先生的人物传记《断头王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