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巴黎(欧洲旅游二十二)
标签:
巴黎旅游 |
分类: 游记 |
印象巴黎(欧洲旅游二十二)
文:妖姬霓裳收集整理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在将近1,000年的时间中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纪至19世纪之间)。
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之一,对于教育、娱乐、时尚、科学、媒体、艺术与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响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全球城市之一,一般普世观念上与日本东京、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列世界四大国际级都市。
狭隘的巴黎市只包括原巴黎城墙内的20个区,面积为105平方公里,人口230万。大巴黎地区还包括分布在巴黎城墙周围、由同巴黎连成一片的市区组成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和塞纳-圣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个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
巴黎是座以夏特勒广场为寄点,放射状建设的城市。
以夏特勒(Chatelet)广场为基点,其周围到香榭丽舍大道都是市中心(Centre),亦即这块巴黎市中心是全城最古老,但也最热闹的地点。市中心的“中心”是为塞纳河所围绕的西堤岛(Cite)上的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和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
西堤岛之北,是协和广场(Pl. de Concorde)、巴黎歌剧院(即加尼埃歌剧院)、马德莲教堂(Sainte Marie Madeleine)、卢浮宫(Palais du Louvre)、杜勒丽花园(Parc des Tuileries)等都位于右岸市中心这一地区。从卡卢索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u Caroussel)为起点,进入杜乐丽花园,经协和广场方尖碑,顺着香榭大道直通庄严的凯旋门,再延续到拉德芳斯(La Défense)的方舟建筑(Grande Arche),这条中轴线是举世知名的风景线。
若以香榭大道为分界线,往西看,巴黎的象征——艾菲尔铁塔、荣军院(Les Invalides)在左岸。更北一些,蒙马特山丘上的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白色尖顶仿如地标似的耸立,是仅次于艾菲尔铁塔高度的巴黎地标景物。
凯旋门(ArcDeTriomphe)
地处宽阔的星星戴高乐广场。这里是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凯旋门
头,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点。从戴高乐广场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条大道。宏伟、壮丽的凯旋门就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拱门是在拿破仑时期1806年由夏尔格兰负责动工建筑的。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它被用来纪念法国大军。凯旋门建成于1836年。它只有一个拱洞,上为桶形穹窿,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康斯坦丁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凯旋门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
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的一幅就是位于面向香榭丽舍大街一面右下侧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这一名作取名《马赛曲》。拿破仑大捷庆祝仪式的场面则被刻在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处“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这里便燃起不灭的火焰。建筑物里还有一座小开支的纪念馆,馆内记载着这座纪念性建筑物的历史,在那里,游人可以看到558位将军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着线,那是因这些人都是在战斗中阵亡的。
每年有4,200万人造访巴黎与邻近都会区,也让巴黎成为世界上最多观光客造访的城市。
正如利尔克曾说过的,“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
巴黎(Paris),一个梦幻的地方,一个浪漫小资的城市,一个时尚之都,是值得一生多来几次的地方,让我们试着放慢脚步,在街头喝喝咖啡,懒懒的晒晒太阳,感受这里的艺术氛围,大街有繁华,小巷里留有文化遗韵。去过巴黎的人,都会无条件的爱上这个城市,爱上她的浪漫,爱上她的时尚,爱上她的文化。
注:以上资料信息来源于百度。
以下照片博客作者拍摄于2015.9.8。


























公路两边没有广告,只有这些随意的图鸭
拥堵的巴黎交通
波旁宫
法兰西协会钱币博物馆
市政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