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型”和“互初型”夫妻,哪种更幸福?
(2015-08-15 06:50:22)
标签:
情感婚恋 |
分类: 两性情感 |
“同类型”和“互初型”夫妻,哪种更幸福?
文:妖姬霓裳
一位朋友向我倾诉,说她和老公很多生活习惯,如日常起居、饮食、运动习惯、兴趣爱好等等都不一至。他和老公都是你行我素,互不妥协,各按自己的喜好行事。
如他老公不爱运动,日日有空就窝在家里,要么玩游戏,要么看电视,要么出去喝酒,即使朋友帮他办了健身卡,可是他依然不去;她老公的饮食习惯单一,只吃自己喜欢的辣椒类油炸类配菜,喜欢吃白米饭,其他杂粮类健康类食品不吃;即使有空在家,也从不主动买菜做饭做家务;如果朋友不在,他和孩子宁愿吃外卖或去外面吃,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在家里煮饭吃;朋友上班忙,他从来不主动减轻一下家务负担,即使有空在家也不管家里的事情。由于他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他的健康状况堪忧,有严重的肾结石。朋友去咨询了很多打掉结石的方法,比如药物治疗加跳绳等运动锻炼的结合,可是他老公连药都不想吃,其他更不必说了。由于不注意保养,导致身体不好。而我朋友劝他改善生活、饮食习惯,而他也不听,依然我行我素。
而我朋友则相反,喜欢运动锻炼,每天坚持去健身房锻炼2小时,每天吃十几种杂粮,吃多种水果,不爆饮爆食,即使人到中年身材还是保持得很好,没有发福。
由于夫妻之间各种生活习惯不一至,几十年的夫妻生活也无法改变,因此导致夫妻之间矛盾重重。
她说,她很心灰意冷,再也不想说他老公了,说了也改不了。说得多了,还要吵架,还要闹不愉快。不过,看到他窝在家里不动守着电脑游戏电视就心烦。煮的杂粮类食品,他爱吃不吃,不再强求。她一想到,如果再这样下去,他老公身体病情加重以后还要她服侍,她就心烦。
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各种生活习惯爱好不一至的现象非常普遍,夫妻之间类似的矛盾,从年老到年轻,都普遍存在。
夫妻之间为了琐事争吵烦心几乎在每一对夫妻之间都存在。
只是看你重视不重视的问题。
有的夫妻之间冷漠至极,大家你不管我,我不管你,各自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事,无奈过日。
因此,就产生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找“同类型”夫妻,还是“互补型”,哪类夫妻撘档会更幸福?
多数人认为“互补型”会更幸福,因为彼此之间功能互补,能让日子过起来更滋润,更少产生矛盾。
但我认为,“同类型”夫妻幸福会更多些。
为什么呢?
所谓“互补型”型婚姻,就是如前说述类型的婚姻,他们在各方面不一样,夫妻之间因此而互补。
“互补型”型婚姻,能带来一些好处,就是以弱补强,能增加夫妻的战斗力。对外生存能力会更强。
不过,也会因为彼此的不同而导致如上所述出现不能统一的矛盾。
由于夫妻生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夫妻,要一起生活好几十年,也唯有“同类型”夫妻,大家彼此生活习惯、爱好兴趣等各方面趋于一致,二人可以一起互动,吃同类喜欢吃的饮食菜谱,一起去运动锻炼,有共同的话题和朋友圈,即使老了,退休了,大家还可以一起携手共度悠闲的退休时光。更不像兴趣爱好等不一样的“互补型”型夫妻,大家各玩各的,各过各的,只有晚上睡觉的时间大家同在一张床上。
再大度有包容的夫妻,如果长期没有互动和沟通交流,大家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但是日常生活却是各过各的,各玩各的,即使没有散火,那也只是无奈的凑合着过。不过,现在国内这样的夫妻很多。
就如我朋友一样的夫妻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是少数。
夫妻之间由于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饮食、朋友圈等都不一样,虽然名义上结婚住在一起,实质形同路人,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长期下去,夫妻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非常冷漠,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国人现在相当一部分人,都在生存线上挣扎,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注重精神生活。即使婚姻不满意,还是凑合着过的人大把存在。
离婚对于经济上贫困的人来说是不敢奢想的事情,因为离婚了,就意味着没有房子住等。再加低收入,养老制度的溃乏等导致即使夫妻关系不好,也要硬着头皮生活下去。
而对于物质丰富的人群,也同样如此。
即使夫妻生活不如意,但是他们以离婚重寻幸福生活的也只是占少数。他们宁愿在外找情人、找红颜知己、找二奶等也不愿意为提高夫妻生活品质而努力。
国人的婚姻生活,相当一部分人过得都比较粗糙,也颇为堪忧。
不过,在温饱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就幻想能追求高质量高层次的情感生活,这也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也决定婚姻幸福与否,也决定在婚姻上是否人到中年了还有足够的选择权。
穷人,有时是没有任何选择权的,特别是人到中老年的人士。
如果在生存都还困难的时候,谁还会有心思去折腾精神类情感生活呢?
对于物质相对贫乏的人来说,什么“同类型”、“互补型”夫妻,只要有人愿意和他们过就OK了,其他幸福与否的事,统统远去。
爱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下,才能讲条件,才能讲选择,这是一个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