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我一生最爱的情人
(2015-02-14 17:22:10)
标签:
外婆祭奠 |
分类: 人物 |
祭我一生最爱的情人
文:妖姬霓裳
今天是情人节,一个所谓全世界情人最该庆祝的日子。
南宁下着小雨,似乎在用雨水祭奠我一生最爱的情人:我亲爱的外婆。
在2015年2月6日14点44分,我最亲爱的外婆离逝,走完了她93岁的历程。
那天上午,我正在领导办公室开会,妈妈哭着来电说,外婆不行了。我立马把电话挂断了。妈妈知道我有事,没再打来。
散完会后,我给妈妈电话,妈妈告诉我,外婆不行了。她要回去,我弟也回的。没有火车票了。具体情况由我弟安排。
我还帮他们订了到重庆的汽车票。不过,最后,我弟决定自己开车回家。我爸妈,两个弟弟,还有一个外甥女,他们自己开车回重庆。而我和妹妹没有回去。
外婆去逝后,我一直想写关于她的文章,可能因为过年,事情较杂多,因此,在忙碌的状况下,一直没能静下心来写下只字片语。
而今天,在这个阴雨绵绵,冷风凄凄的情人节,在这个无事的午后,故乡的往事,浮上心头,千言万语待叙,终于能流泪记录祭奠缅怀外婆离逝的文字了。
外婆出生于地主家庭,在土改斗地主时期,在政治斗争中,家道破败沦亡,父母被斗死,唯有留下外婆和姨婆两姐妹,那时,外婆才七岁。
她们两姐妹,在重庆綦江县一小镇上,帮人洗衣割草做佣工,以
此维持生计长大。
长到15岁,镇上外婆下嫁农民我的外公。
外公属贫农,家庭贫困,独子,有少量田地可种。
当时,他在外当铁路工人,铁五局,建筑工人。长年累月在外奔波,一年才回家几次。
外公的足迹跑遍大半个中国,黔贵线、川黔线、焦柳线等铁路都是他们建筑的,他们负责桥梁、隧道这块工作,而外公后来一直负责管理铁路建筑材料工作。退休后,回家务农。
外公已于几年前离逝,享年85岁。姨婆也于前几年离逝,享年95岁。
外公一生都在对我们不断强调,农村好,农村好,在农村生活最好。
可是他的农村梦如今从此彻底断掉了。
因为重庆老家不多的土地及老屋在2014年底全部被征收拆迁。外婆也是在搬离开老屋三个月后离逝。
外婆一生辛苦。
由于外公长年累月在外工作,在家的时间非常少,因此,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外婆。
外婆生了9个小孩,死了五个,带大四个。
外婆照顾送终了外公的双亲。
外婆在带大了自己的子女后,还带孙子、曾孙等,经由她手带过的孩子有二十多个。
外婆一生不识字,也没出过什么远门。
但是她明事理,讲道理。
她经常教育我们:人穷志不穷,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贪,不能要;即使再穷,也要穿得干净整齐,人穷水不穷;人要勤快,年轻人的气力无根,死了又生等等。并且她不但说,还身体力行的执行贯彻她的这些话。
她非常勤劳,几乎很少停过。
当她老了,不能外出干农活了。她就在家扫地,擦桌,洗衣,晾收缝补衣物,煮饭喂猪鸡等等,一刻没闲过。
她穿的衣服,特别是白衬衫,要用温开水泡,用洗衣粉刷洗,有脏痕的,再用肥皂水刷洗,她的所有被套,衣服,即使穿烂了,颜色都非常干净非常好。
2014年7月底,外婆病情加重,我回去看她。
当我见她时,她已不能起床,不能说话了。可能见我回来,她非常开心,在我们的精心照顾护理下,在短短几天里,她终于能起床并能说话了。为此,她留下了临终遗言。此时在场的人有:我,我妈妈,我大姨妈,我小舅舅,小舅妈五人。
临终遗言如下:外婆再三强调,家合万事兴,自家人要搞好团结,不能搞分裂。有客人来时,要倾囊用最好的东西款待。要我妈妈和大姨妈多在重庆老家玩几天等等。
外婆没有什么病,只是吃不下东西,身体器官老化,正常死亡。
到后期时,她吃不下东西,卧床,大小便失禁,最后生命被一丝丝抽尽,走向天堂。
外婆死去,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我们家族,从城镇走向农村,然后又从农村回归城市。
外婆经历了中国最动荡不安,最贫困,社会经济最发展迅速的阶段。
由于外婆不识字,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她都生活在她的小世界里,全然不受外界的干扰。
外公退休后,外婆主内,外公主外,内外分工明确。
外婆一生都是一个纯粹的家庭主妇,终身都围绕着锅碗瓢盆孩子转,她把她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这个家庭。
外婆虽然不识字,但是她却鼓励我们读书。
昔日,只要她看到我看书写字,她就会非常开心,快乐。
在所有的孙子里面,她最宠爱的人是我。而我也特别亲近她。
记得在小时,我不跟妈妈睡,却要吃完饭后,怀着极端的恐怖心理,走漆黑的田埂路,跑去和她睡,那时,觉得外婆的怀抱和被窝是最温暖的。
外婆会偷偷从外公的钱包里偷零星小钱,再积攒,等攒到一定程度,再偷偷地塞给我用。因为我在外读书,需要花钱。
她会上街偷偷地买袜子给我,因为孙子多,全部孙子如此,她没有那么多钱。
她会把去外面吃喜酒的点心、糖果等给我留着,等我放学或放假回来后,偷偷叫我去她卧室吃。
记得,外婆家门口要格棵雪花桃,成熟的桃子有成人手掌那么多,泛着浓郁香气,白里透红的大桃子非常逗人嘴馋。而外婆,总会偷偷给我藏着,伺机偷偷让我在她卧室吃。
我的衣服哪里破了,坏了,是外婆帮我缝补。
外婆还帮我做鞋垫,做布鞋等。
记得特别是在冬天非常寒冷的晚上,我上晚字习,要很晚才能回到家。而此时,外婆会把饭热在煤炉里,她坐在火炉旁边,戴着酱色的老花眼镜缝补衣服,一边看我狼吞虎咽地吃东西,一边数慈爱地数落后不要吃太快,要细嚼慢咽。
、、、 、、、
这种种值得怀念的细节数不胜数。
在1997年,我以外婆的原型创造了一部长篇小说«烟云畔»,并由作家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
离开故乡后,我对外婆的彻骨思念在那本书里有详尽的叙述表现。
离开故乡过,逢年过年我会寄给外婆一些钱,以表心意。不定期的,会请工休假回去看她,和她聊聊天。
只要听说我要回去,她会天天走到石盘上,看着山脚河边经过的火车念叨,还有几天我要回去了,数着天天期盼着我的回来等等。
每次见到我,她都会非常开心,对我说个不停,把她听到的所有乡村故事,全部告诉我。
外婆是我离开故乡后,联接故土最密切的桥梁。
因为有她在,因此,故乡总是我心里最重要的牵挂。
总不忘,抽空回去看看故乡,看看外婆,听听外婆的声音。
而如今,这种牵挂却永远的失去了、、、、、、
外婆如今去了,和外公相依相伴,在那高高的山岗上,在那黄土下。
外婆走完了她曲折贫苦,也算完满幸福的一生。
她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走时,得到孩子媳妇细心的照料。没有任何病痛,没有住院,没有动任何手术,身体没有受任何痛苦的煎熬,属自然老死,走得非常慈祥安详。
外婆,你昔日的点点滴滴,将会永远记在我心灵深处。
外婆,你昔日的教导也将永远指引着我的人生路。
外婆,你是我一生永远的情人。
因为你对我的挚爱永远不会随着时日远去而淡化,它们只会因距离而越发浓郁。
亲爱的外婆,我爱你!永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