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莫言接受了中国的应试教育?
(2012-10-12 17:37:52)
标签:
感悟生活杂谈 |
分类: 散文 |
莫言获奖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
可是你只要看看莫言的经历,就知道他为什么能获奖,能拿到诺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首金了。
他小学缀学之后就是在农村度过了几年漫长的岁月。而在农村生活给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相当多的素材,也是他创作的起源。他初期的作品,大多数以农村生活为主,展现了当地北方农村人的真实心态和矛盾纠结的生活。
如果莫言没有缀学,接受了应试教育,没有在农村体验生活的那些年月,他的写作之路又将如何?
其次,在成名前,莫言职业最高也就是个干事。他在写作大量的作品后,也没有捞个什么主席之类的官当,而是一直埋头于自己的小说创作。
他一直沉在生活的最底层,踏踏实实地体验生活,写作。所以才有源源不断的好作品问世,才能得诺奖。
如果莫言没缀学,如果莫言在写了一定的文字后,也捞个一官半职,如果莫言不是一直沉在生活的最底层。。。
生活中没有如果,有时,努力了,会有收获,就像莫言;有时即使你努力还是一事无成。
对文字的爱好,是灵魂躯使自己在写作,这样的作者很多,可是最终能以文字成名养家生存的人毕业是少数。
为莫言感到骄傲,恭喜他,终于笔耕多年,终于有了收获。有空时,要去书店买他的代表作,好好拜读拜读。
以下文字转摘自百度文库:
莫言,作家, 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
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
2007年9月11日,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子榜单【中国作家实力榜】发布,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