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因此而美丽,也因此而悲哀
文/霓裳
秋季多是离人的季节,自古就有很多文人墨客,悲秋伤秋感秋离秋。
那天,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也是秋季里的一天。莫名的,我却很伤感,浓密的忧郁重又笼罩着我。都只为些不足挂齿的琐碎小事。
一个人,行走在人潮挤挤的大街上,心里却戚戚然,这千千万万的人,与我又有何相干?孤独是那样地突兀在我头顶的天空,悬着,像把利剑,一点点狡割着,心疼的感觉,在刀的切割下碎成千万片。
电话,是寂寂的,好像永远安静,它再也不想来吵醒这个忧郁的人儿,任她放任自由的悲伤,悲伤,再悲伤!
在我们最脆弱的时候,能帮助的人,往往是自己。靠人不如靠已,千古老话,说得得当。
当女人忧伤和高兴时,最好的消遣方式就是去看电影和逛街。对于我说,是如此。
看电影时,可以倾诉你的眼泪和情感。当眼泪流尽时,你的悲伤也就变小了,轻如云烟了,不那么重要了。
而逛街,则能看到很多赏心悦目的美丽的东西,而这可以愉悦你黯淡无聊落莫的不良心境。花钱买你喜欢的东西,这是女人最好的消解忧郁的方法。致爱的东西买来了,你的悲伤也走了。
当女人忧伤孤独时,往往都是一个人担当。
说出来的忧伤已不算忧伤了,它已经在心的焚烧炉里锤炼千万遍,流出了的岩溶,温度已降低很多。已散落掉最炽热的核心的千万度温度。当忧伤化成可以倾诉的语言时,已失却了浓浓的悲意。
一个人,去看了两场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和我的前妻谈恋爱》。
前部是讲美国金融风暴中,在追名逐利中,人性突显悲凉,和悲凉中的希望。金钱不是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而爱和责任,互相爱,才是人性的极致。这是商业美国大片的惯有作风。虽然看过了无数的美国片,她的套套,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是,还是喜欢美国片,简单,夸张,个人主义,浪漫,唯美。
后部是讲一个老掉牙的纯美的爱情故事,离婚了,还放不下,还要牵挂,还是无法割舍。最后,分离的两个人绕过千山万水还是走到了一块。
可是,在现实中,有多少这样的版本?又有多少人,愿意,在来路上,重又走上一回?不喜欢新的风景?特别是有多少成功的男人,还能重又爱上关心那个离婚且已成黄脸婆的人?不过,电影里也是,爱的前提,是她,那个女人,还不是黄脸婆,还很青春,娇弱,惹人爱怜。还有值得人爱的资本!
座在电影院里,看得人不算多,因为算不上所谓的大片。第一部,因为放得太久,又早,只有三五个人看,若大一个电影院。
人少,不过,反而多了份自由,感动处,任泪自由的纷飞。
在两场的间隔,去逛了逛时装。大多还是老款式,没什么新意。今年的秋冬装,不知是因为心情不好的原因,还是确实如此,感觉就像蒙上了一层旧旧的快枯萎的色彩,在色彩和款式设计方面,没有任何创新和新意。趋于保守。是不是,因为绵花涨了,设计师们也缺乏创新的激情?他们的薪酬也缩水了,再也没有激情创新了!?
现在,知识分子的出场费也就几万,多则十几万。而明星们的报酬动则千万。曾几何时,知识分子就是这么寒酸,酸文人,这样一对比,怎么不酸掉牙才怪?
呵呵,当今社会,知识值几个钱呢,社会关系才是最值钱的,值千万金!
看了两场电影,逛了街。秋季的愁苦也就去了。
女人,要学会快乐。要学会自信。谁会喜欢林黛玉——一个时时悲悲切切的人。也只有像宝玉那样隔隔不入社会的人,挨骂声一片的浊物才喜欢呢!
女人,要悲,唯有在内心里悲,留在外面的,永远是光鲜的。
当今虚荣的社会教会女人要这样。也教会男人只喜欢年轻漂亮美丽的女人。
因此,看到的女人,永远是美丽的,飞扬拔涉的。
女人,因此而美丽,也因此而悲哀。
其实,其中的酸苦唯有自苦自品自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