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老家的活水豆花

(2008-12-27 13:46:51)
标签:

感悟

生活

美食

分类: 零星碎语

                                 怀念老家的活水豆花

 

                           文/霓裳

 

 

周末,喜欢到小区后面去买青菜豆腐吃。

小区后面有个自发的菜市,还没有形成规模,也就是附近的居民自已开垦出来的小方块地,在那上面种出来的菜拿来卖,大多数时候只有青菜、萝卜卖。

 

来卖菜的,都是些瘦弱,衣着朴素,脸上布满邹纹,手上的皮肉粗糙干裂,一脸贫苦状的中年老妇人。她们梳着小辫子,穿着老式胶底鞋,挑着栏子,栏子里放着的是用她们辛勤的双手种出来碧绿的菜,有青青的盖菜、小青菜、菜花、香菜、葱、宛豆苗、少量的豆角。她们卖的菜都比正规菜市的便宜,1元、2元一把或一斤。也许因为自己也是在农村呆过的,也是农村出来的吧,对她们,我总是充满着怜悯,从不和她们讲价,她们要多少都给,可是她们却从来不卖高价,都是很便宜的。买她们菜时,她们总是有些讨好般的热情和怯意,也许因为卖菜的越来越多,也许她们都知道,来买菜的都是些老顾客,所以她们不敢轻易得罪。

 

还有一家卖豆腐的,豆腐是居民自己做出来的,4元/斤,虽然贵点,可吃起来却有香浓的豆味。如果你去晚了,还买不到呢。一天就卖一次,卖完了就没有了,且只有上午有。那是夫妻俩的老俩口在卖,老的瘦高,长脸,一脸的慈祥样,看起来就给人闲雅的感觉。女的矮胖,圆脸,手脚麻利,快言快语,一看就知道是女强男慈的夫妻组合。

 

虽然对豆腐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吃豆腐。但在这以前,很少买豆腐吃。因为不好吃,外面卖的豆腐根本没有豆味,不过看起来像豆腐的样子罢了。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最怀念的是老家的活水豆花。

 

那时在老家重庆时,最流行的就是吃活水豆花。在四川、重庆和贵州这一带都能吃到。外面饭馆里的吃起来味道总是欠佳,批量生产的东西哪有用手工精敲细磨出来的好吃?

 

在重庆老家,家里有人来,过年过节,几乎上家家都要做活水豆花来吃,来招待客人,这是当时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了。

 

做活水豆腐的工序较繁琐。

 

首先,把自己种出来的小土黄豆(变种的大黄豆不好吃)用石磨子粗磨一片,然后用温水泡半天的光景。其次,在石磨上,一半豆子一半水一点点的磨成豆浆。第三步,把磨好的豆浆,倒进大铁锅里烧开,再用细纱布过滤,过滤出来的豆沙可以用来煮粥吃,或炒来吃,或加上点面粉做豆沙饼来吃。最后,再把过滤过的纯豆浆,重又放进铁锅里用文火烧,不要让它开,保持一定的温度,要开但不让开,然后就用稀释好的胆水(重庆话)慢慢的点豆花,当形成不规则的豆花块状后,再用小簸箕来压实,然后用刀子把热水里的豆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就可以上桌了。

 

豆花好不好吃,最要紧的是看配料,配料好吃,豆花才更好吃

 

把花生油放在锅里炸成九成热,然后把它浇在磨细的辣椒粉里,再放上切细的香菜、花椒油、蒜溶、酱油陈醋、糖等配料。

 

用做好的豆花沾上配料吃味道美极了,难以言形。

 

不过一定要是土黄豆,就是产量不大,结的果不是很密实,果实不是很大的小黄豆;并且还要一定是用石磨来磨制的;再加上没有任何污染的纯泉水井水来做;且是用柴火做出来的豆花才好吃。

 

如今饭馆里做的豆花都是用机器打出来的,且黄豆也变种,所以在外面是吃不了这么好吃的豆花的,除非你自己到偏远的农村,也许还能吃到。

 

真是怀念啊,家乡的活水豆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