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青的《紫藤园夜话》
http://s2/mw690/001l7S7ngy6MHRpJFVnd1&690
□文彦群
《紫藤园夜话》和《紫藤园夜话续集》,是一套反映大学校园历史文化的随笔集。作者千里青,本名董丁诚,笔名千里青取千里草青青之意,也即是“董”的拆字。董丁诚先生甘肃天水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后来曾任西大党委书记。
这两部散文随笔集,共分人物、纪事、言论三辑,讲述了西大百年校史上一些人物和事件。就人物而言,既有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大学者、名教授,也有一般的普通教员,甚至还有学校后勤部门的临时工和教师的家属,可谓是从民间角度为这所高等学府撰修的一部校史。
紫藤园是西大校园里的一处风景胜地,作者的这些文字,在《西大校刊》上陆续发表时,曾以“紫藤园夜话”作为专栏的名称。从亲切平易的字里行间,人们感受到的是一位普通的西大人的见闻与心声,而非一位领导者高高在上的讲话与训诫,因此获得了西大人的感应共鸣,也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普遍欢迎。1997年,西大85周年校庆之际,作者将其结集由西大社出版,并“谨以此书献给西大人、西大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西大的朋友们!”
千里青的部分文字,也曾以专栏形式在《西安晚报》发表过。记得当年我在乡下读中学时,就曾偶尔看到过一些,如在乡下看戏的情景,因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由此记住了千里青的名字。
那时,我非常喜欢女作家李佩芝的散文,上大学期间,李佩芝却因病而英年早逝。后来从千里青的《西大出身的散文家》一文中知道,李佩芝也是西大中文系毕业。在她病世之前,晚报副刊上正在陆续刊发着千里青的“学府轶闻”专栏文章,而当时,编辑部也有为李佩芝开专栏的计划,但还没有等到落实,李人就已病逝。千里青后悔自己当时不知道这个情况,否则,说什么也要停下自己的专栏,把报纸的版面让给李佩芝,从而不至于让她带着永久的遗憾离开人世。
西大作为一所全国著名的文科院校,曾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如人们熟知的牛汉、何西来、雷抒雁、贾平凹、和谷、方英文等等。西大中文系在80年代还曾举办过多届作家班,东北籍女作家迟子建,也曾于1987年入西大作家班就读。
《夜话》一书,是我1998年去西大校园里寻访一位友人时,恰逢西大图书馆处理旧书而购得。西大是多少文科学生心目中的神往之地,尤其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虽然当年自己无力实现这个愿望,但毕竟中学时代就熟知了作者的名字,却不曾想到,多年后能在此地偶然碰到描写西大人事的此书,当时的欣喜心情,现在也能可想而知。
《续集》出版于2002年,时届西大百年校庆之期,同样,作者也是将此书献给西大人、西大校友,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西大的朋友们。时隔十年之后,约在2013年秋天的这个时候,与史飞翔、张念贻、刘增锋等几位友人相约,在西门外郭远光的工作室聚会,我在他楼下街道上的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此书,至此才知道《夜话》还有续集,能够得以全璧,我当深以为幸。
后来,读《侯雁北散文》时,也有过相类似的感觉。雁北老大半辈子工作和生活在陕西师大,他的笔下,也曾写出过许多师大校园里的各色人物,同样具有校史的功用,使我印象极深,长久难忘。
2014-10-10
补记:
平生所好,唯喜读书。中学时代阅读报章文字,即熟知“千里青”这个名字。后来到西安,约1998年,在西北大学偶得其随笔集《紫藤园夜话》;去年冬,又复得《夜话》续集。近日无聊,翻阅两书数过,喜其笔致,多获教益。知作者还有散文集《故园情思》和文论集《艺苑漫笔》出版,虽设法多方搜求,然无所得,心有不甘,郁闷数日。今忽突发奇想,遂致电西大离退休办,后经李燕女士热心从中帮忙联络,终得此两书。心存感激,一并致谢,是为记。2014/10/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