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w690/49368e99gd9fb7341af6d&690
孙犁后人的文字
——文事日记(20)
2013-04-07 周日
○今日,《北京青年报》刊发了一组张璇的文章,张女士是孙犁先生的外孙女,现任天津《今晚经济周报》副总编。文章共3篇,标题分别为《拐棍敲醒梦中人》《“恒大”与“牡丹”》和《大作家的小板凳》,张文深情回忆了自己心目中的姥爷孙犁。孙家后人的回忆文字,总比别人来得亲切,读着生动感人。
○4月2日《中国文化报》,刊有《走进孙犁的心灵世界》一文,作者赵大民。十年前,孙犁初逝时,赵先生曾写过一首词作《沁园春·送孙犁大师远行》,发表于《天津日报》,文情并茂,令人难忘。其词曰:“一代文宗,德标松柏,道并星辉。正津门酷暑,熔金焦釜;大星陨落,沽水含悲。云幕低回,铅空泣泪,忍送斯翁上紫微。芸斋寂,殆书生事了,终曲西归。文章山斗勋垂,信桃李无言自芳菲。昔红莲碧淀,编霞织锦;雁翎翠苇,掣电惊雷。初记风云,续吟铁木,澹定晚华更崔巍。公今去,仰遗文八卷,永著丰碑。”
○同日,《东方早报》刊发陆灏的文章:《籍“耕堂写字”纪念孙犁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并配发孙犁两幅书法手迹。其中一幅内容为:“我不会写字,一见好纸就更拘束。这是老毛病了,改也改不掉。只好又把这张信笺糟蹋了。陆灏先生一笑孙犁一九九二年四月。”陆先生说,这是他所藏师友墨迹中,最为别致的一张。上世纪90年代初,陆在报社编副刊,孙犁曾先后为其赐稿多篇,还写过自作诗的小条幅:“一生多忧患,颠沛无已时。沉迷雕虫技,至老意迟迟。实是无能为,藉此谋衣食。多难竟不死,耄耋上天赐。庚午秋余忽作此语实不祥之兆孙犁”。
2013-04-10
周三
○网上消息:百花文艺社,将于近期推出《逝不去的彩云——我与父亲孙犁》一书,是孙晓玲继《布衣:我的父亲孙犁》之后的又一部深情之作。书名为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已于4月4日刊发于《天津日报》“文艺周刊”版。编辑推介说:这是一部回忆孙犁的专集,作者讲述了晚年孙犁的点滴往事,为我们保存了有关孙犁的生动亲切的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欣赏价值。对于热爱孙犁作品、崇尚其高尚品德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慰藉,也是献给孙犁百年诞辰的最好纪念。书由从维熙先生作序,目录如下:
叶对根的思念(代序)从维熙//1984年:父亲关于《民间音乐》的一段评论//神州长留此佳篇--父亲·我与《铁木前传》//小南屋旧事(四则)//听家人讲爷爷//逝不去的彩云//牵挂,慈爱永铭//心中一块芳草地//大院和老杨树//片断忆慈父//布衣布履过生活//书写“大医精诚”//父亲教我写文章//父亲与侯军的一段忘年交//父亲与李黑伯伯//同窗之谊寄飞鸿//锻炼思维写人名//让父亲高兴的一句话//一书一画总难忘//父亲笔下的扁豆//难忘的帮助//勤劳的双手//父亲在和平区的创作往事//往事如烟,旧影遂珍//附录:小小“快递员”//张璇//大作家的小板凳∕张璇//家书//
孙香平
孙晓淼//父亲友人写给晓玲的信//后记
○收到山东书友袁滨赠书《盈水集》。袁先生1967年人,还出有《窗子与风》《盈水诗草》《机关》等著作,并创作过多部电视纪录片,曾被评为淄博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此册《盈水集》,系书话作品集,由中国戏剧社2008年出版,王学仲先生题写书名,封面为丰一吟的画作《渐入佳境》,收有峻青、丁景唐、张炜、何满子、王稼句、丰一吟、谷林等文坛名家的题签和合影。袁滨先生是一位资深读书人,从此书中,可以看出他在读书界的广泛人脉。
○下午4时许,接陈老师电话:散文学会近期有活动,拟于本周日去铜川和谷老师的故里采风。一则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