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墨家与儒家

标签:
转载 |
分类: 太极思维 |
因为传承儒家学派的人很多,研究孔子的人很多,孔圣人的生卒的日期弄得很准确,而墨子是个平民,加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原因,研究墨子的人少,墨子的遗著都不完整了,何况其生卒日期弄准确了着实不易。不过,专家们根据相关的资料推测,墨子的生卒年份为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89年,据此,孔子公元前479年去世的时候,墨子大约只有一岁。
《韩非子》中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何为显学?显学是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显学更接近于现在的科学研究,是实践学派。韩非子称儒、墨为显学,足以说明儒、墨学的地位的重要。
在《论语》中,仁爱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主张,真正发展了儒家仁爱思想的不是他的弟子,而恰恰是对儒家某些主张提出严厉批评的墨子。《墨子》著作中不仅对“仁爱”做了解释,而且依此提出了自己“兼爱”的主张。这个主张无论对历史还是对于今天的社会,都有极其的崇高思想境界,比“仁爱”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
兼爱是不分远近、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的爱,甚至是不分自然界万物的一种大爱,一种无差别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对人的尊重和爱护,更是对自然界万物的尊重,是人类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处的伟大思想。因此“兼爱”比“仁爱”的胸怀更宽广,更符合人类和自然界共同发展的规律。
墨子是个从工匠走向圣人的成功者,主张“述而且做”,墨子对贤人的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因此,对自己的主张不仅仅是游说别人去做,培训子弟去做,而且身体力行去做。
儒家弟子公孟子曰:“君子不作,术而已。”子墨子曰:“不然,人之其不君子者,古之善者不诛,今也善者不做”。墨子是说:人之中最差的是善事不说,善事不做。其次是善事不说,善事也做,还有一种人是光说不做。公孟子大概就是这种人。在《墨子》中,对儒家弟子公孟子的批评说明墨家的思想风格。
墨家批评儒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儒家讲究厚葬,不仅耗费了大量资材,而且守孝三年等礼制,使得很多人荒废了农工生产和国家政务,身体也搞坏了。墨家讲究节葬,主张效法古代帝王尧帝、舜帝和大禹,死后都是薄葬,坟墓的上边还可以放牧牛羊,对死者的是从内心的哀悼,而不是流于繁复的形式,这种节葬的思想比儒家思想不知进步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