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孙解读“公平不公平”

(2008-09-02 22:38:48)
标签:

财经

分类: 职场、上班……这点事

老孙解读“公平不公平”

http://www.cyol.net 2008-08-06
万卷中心供稿

http://book.cyol.com/images/2008-08/06/xin_42080506143337512631.JPG

  公平与不公平的话提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可却被我们经常挂在嘴边。而对于社会公平与否每个人心里都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近日,市面上一本名为《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的书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记者对其作者——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孙虹钢老师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孙老师口中的“公平与不公平”。
  记者:您一直都在做职场,在职场上一定经常听人说这不公平那不公平,对于到底公平不公平您是怎么看的呢?
  孙:前不久,我和一位儿时的伙伴去医院探望他住院的老妈,和漂亮的护士小姐聊天时,护士说:“你们这位老太太特别好玩,疼了就使劲叫,不疼了就和我们开玩笑。爱吃,能说。另外那位同室病友呢,不爱吃不爱说,老念叨老天对自己这么不公平那么不公平的。其实俩老太太都是糖尿病并发症,你们老太太肯定会很快康复,那位……”
  多年琢磨“人那点事儿”,我十分清楚,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其实,如果能保持心理健康,谁都能做到百病不侵。要是再加点《内经》修炼,长寿就更可期。平和、平衡、平静的心态,是幸福人生的法宝。
  那么,如何做到平和、平衡、平静呢?《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是别太过度,别太贪,差不多就行了。据我观察,开心的人都很善于自嘲,善于给自己一个理由让自己心满意足。而不开心的人最擅长自己跟自己较劲儿,总是千般不满意,万种不乐意。我与福州千年古刹西林禅寺方丈赵雄法师聊天时,他讲,其实和尚也有烦恼,只是,面对烦恼的个人感受不同而已。你对烦恼越敏感,就越觉得烦恼;你不认为烦恼是烦恼,就不是烦恼。“命运”两个字,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成功人士喜欢说是他们的“运气”好,而有些不大舒畅的朋友就总是抱怨自己的“命”不济,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社会不公平,等等。
  记者:那么在这个公平与不公平的话题当中,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总是感觉命运不公平、社会不公平呢?
  孙:感觉命运不公平、社会不公平者,往往有下面几类人:
  第一类,失败者。一些人郁闷、委屈、窝囊、难受、憋屈,甚至极端至自残、自杀。这些人需要帮助。
  第二类,自闭者。轻者,持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貌似清高孤傲,实则其内心因为得不到认同而苦楚。重者,是刺猬。你离我近,我就扎你。
  第三类,疯魔症者,即狂躁症。主要是一些被“成功学”之类洗了脑的人,动辄跑到大街上去呼喝“我是最棒的”。其实,只有认为自己很蠢很失败的人,才会如此疯魔般地对待“成功”。
  第四类,厚黑教徒。说厚黑是一种邪教,不为过。25个世纪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传播世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可是呢,有些阳谋不通、专攻阴术的人,自己厚脸皮、黑心肠不算,还要教唆其他人,用推、拖、拉、揉之类伎俩毒害了不少人。这些人自己看世界是戴着灰色眼镜的,心态是龌龊乃至邪恶的。
  第五类,假纯族,就是假装单纯状族群,很傻很天真那类。这个社会,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利益的博弈和纠缠,人之成长和成熟,是智商和情商同步增长,甚至情商要高于智商的成长过程。用一些貌似单纯的“愿景”和口号来麻痹自己,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
  第六类,奴孙派。自己不把自己当人,不能用平等的心态对待自己,这样的做派,不够职业化。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开开玩笑还可以,如果真的用来做自己的人生信条,就太可怕了。
  记者:那么,您觉得公平的社会到底有没有呢?
  孙:理性看社会,绝对的公平从来都没有,而公平其实也从来都无处不在。问题在于:你的观察视角。凡事都仅仅从自己的立场来看,只是盘算自己的利害得失,你就只有两种结论:赚了或者赔了。赚了就是对你公平对别人不公平,赔了就是对你不公平对别人公平。那么,无论哪个结果,都是博弈、冲突、纠纷和麻烦。
  记者:不管是我身边的同事,还是一些朋友,总能听到大家抱怨的声音,这种抱怨应该也是对社会不公平的发泄,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些抱怨的声音呢?
  孙:所有的抱怨都由“不满”引起,但是,人有很多“不满”是自己未必清晰地知道的。所以,如果自己调整的话,就拿支笔,拿张纸,在上面一遍遍地写:我为什么不开心呢?我为什么不开心呢?我为什么不开心呢?等到理性思维能开始工作了,你就会觉得心情好了起来。
  人就是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都正常,包括很多只有自己内心知道,连写在纸上都不妥的欲望,也正常。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因为这些事产生抱怨,就冲镜子里的自己笑笑吧。
  做经理人的都知道,你在老板、同事、下属面前,一定不要去抱怨。因为,抱怨没有任何正面作用。我以前公司的一位高层,有一年绩效考核结果不太好,她心里不开心,就在办公室里抱怨了几句“我干吗那么拼命啊,又没给我涨工资……”她手下的员工一个个面面相觑,底下议论这位经理是不是要开路了,结果,整个部门有一半人提出辞职,搞得她很后悔很被动。
  那么,作为员工,抱怨抱怨,如何?你的抱怨一定会传到老板耳朵里,而且会被当做你是有目的地想通过抱怨要求些什么。你真的是想通过抱怨加薪、升职?无论是或者不是,告诉你,结果都适得其反。
  那么,我就只是抱怨抱怨,别人都不能理解吗?
  是的,没有人理解你。因为,没有人有工夫去答理你的“撒娇”。这里是职场,不是你妈妈的怀抱。明白吗?
  不抱怨,可是我心里不舒服啊。怎么办?
  建议你按照《论语》里曾子说的,去“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记者:在生活中,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等这样的话语,那是不是只有勤奋,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呢?
  孙:勤奋,是步入成功之门的通行证。有一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在工作中总会想方设法偷懒,当他们看到埋头苦干的人,总会嗤之以鼻。可最后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往往是这些务实苦干的“傻人”。“凡事认真”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所有的事都很重要,我绝不会把自己藏在责任后面。”在工作中,他们处处表现出“踏实、尽责”的精神,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并有一般人所认为的一股“傻劲”。
  相反,那“精力”十足的人往往就会斤斤计较,时时想要偷懒,处处找机会摸鱼,具有这种心态的人,怎会有“干劲”呢?没干劲,又怎样找到迈向成功的捷径,并一举成功呢?
  凡事认真的人,因为不会推卸责任,不会阳奉阴违,不会浑水摸鱼,不会偷工减料,更不会自贬身价,只知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去做,所以,带着股“傻劲”的人却往往比那些“精气”十足的人更加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有人曾请教一位知名企业家:“你公司里的员工都很认真、努力,绩效又很好,请问那些绩效最好的人,有什么特征?”那位企业家回答:“老老实实地听、老老实实地做,能按照上级的指示、公司的规定进行工作,看起来有点儿‘傻劲’的人,绩效最好!”
  带着点儿傻劲的人比别人更容易成功,也更加受欢迎。因此,如果想成功,想获得好人缘,那么,就要做到凡事都要很认真地去看待、对待。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好的、利己利人的,就下定决心带点傻劲去做,这样要不成功,其实也很难。
  中国古代有一个“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铁杵怎能磨成绣花针呢?那只是因为“只要功夫下得深”。而所谓“功夫下得深”指的就是:“你认为是对的,你就真心去做!不屈不挠,再加上一些浪漫式的‘傻劲’。”
  只要“十分认真”,全力以赴、不屈不挠的去做,天下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

 

中青在线专稿(Y-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