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煤老板对社会最大的感恩
(2010-07-19 22:28:24)
标签:
感恩公益事业民众发展方式回报社会杂谈 |
分类: 思想时评 |
企业投身公益,赞成百分百
文/龙城碎月
据《山西日报》7月16日报道,从2003年至今,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公司在得到发展后不忘反哺乡梓,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村里道路硬化、医疗卫生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新农村建设,为全村村民过上宽裕型小康生活奠定了基础。
无独有偶,在同一天的《阳泉日报》上,我们看到类似报道。盂县东坪煤业公司、跃进煤业公司、石店煤业公司,筹资承建水泉游园、儿童游园、金龙街与水神山路交汇游园、藏山游园。这些企业建设的小游园,被当地民众称为“感恩的城市绿肺”。
很多公益事业,单凭政府财政依靠一己之力去办,难度系数肯定不小。在这种情况下,盂县4家企业趟出了另一条新的路径,给企业如何投身公益、回报社会、感恩桑梓作出了表率。
企业投身绿化事业,既缓减了当地政府财力紧张的尴尬局面,又树立了企业投身公益的社会形象,可谓一箭双雕。节省出来的资金,为政府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留出了更多空间。这样的慈善行为,笔者以最大的真诚表示百分之百赞成。
在回答记者采访中,东坪煤业公司总经理史向军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企业发展了也应该感恩,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发展依靠社会,发展为了社会,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值得我市其他企业效仿、学习。
企业投身公益事业,为当地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在笔者印象中,近年来山西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这些企业积极组织员工捐款捐物,突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在符合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像东坪煤矿等企业一样慷慨解囊,为地方的各项经济社会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然,在企业支持当地公益事业的同时,我们须厘清两个问题。这就是,一方面,政府不能动用自身行政职能,“绑架”企业强行捐助,必须体现企业自愿原则;另一方面,企业在捐助的同时,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高污染、高耗能、依托资源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说到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对当地民众最大的回报和感恩。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自身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位置永远应该排在第一。
2010年7月1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