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时间 |
新时期最有价值的50部长篇小说
(1978—2007)
文 / 龙城碎月
说明:这是应别人要求开列出的长篇书目。新时期长篇小说的书目当然不止这些,我提供的书目肯定有一定争议。比如,同一个作家的哪部小说更具有代表性,或者说这个作家值得不值得去关注。有一些作者,比如马原和苏童,他们的中短篇小说,比他们的长篇更能代表他们自己。但因为我关注的主题是“长篇”,所以只能在筷筒里拔出旗杆,因为没有他们,中国新时期文学明显缺少了一环。“70后”作家明显缺乏,他们是否能代表新时期的文学写作?他们的作品能具有经典性吗?“80后”作家中,我只选取了李傻傻一个,我觉得他没有青春写作标签的嫌疑,可他的《红X》难道不是书写的青春与成长吗?我忽然觉得自己陷身于一个自己设置的迷局之中。
当写下这些自己读过的新时期作品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困惑。是的,困惑。这种困惑,不如说是对当代文学的失望更确切一些。尤其是当你读过世界名著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他们的时候。它们是经典吗?能入文学史吗?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经典?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在矛盾的迷宫中,我们能看到新时期文学走向世界的曙光和明证吗?愿我们能够一起进行心平气和的讨论。
A
阿来《尘埃落定》
B
毕飞宇《平原》
C
陈染《私人生活》 陈忠实《白鹿原》
成一《白银谷》 池莉《所以》
迟子建《伪满洲国》
F
方方《乌泥湖年谱》
G
格非《边缘》 古华《芙蓉镇》
H
韩少功《马桥词典》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J
贾平凹《秦腔》 姜戎《狼图腾》
蒋韵《隐秘盛开》
L
李洱《花腔》
李锐《无风之树》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凌志军《敲响人头鼓》
刘恒《苍河白日梦》
刘醒龙《圣天门口》
路遥《平凡的世界》
M
马原《上下都很平坦》
莫言《红高粱家族》
S
史铁生《务虚笔记》 苏童《米》
孙蕙芬《上塘书》
T
铁凝《玫瑰门》
W
王安忆《长恨歌》
王朔《看上去很美》
王旭峰《茶人三部曲》
X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Y
阎连科《受活》
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Z
张承志《心灵史》 张洁《无字》
张平《国家干部》
宗璞《南渡记》
后一篇:教鞭下的恐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