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骑西乡岭,重访岭下苏
标签:
驴行青阳东堡西乡岭泾县厚岸黄山太平岭下苏苏雪林陵阳杂谈 |
分类: 人在驴途 |

2012年6月2日,铜驴一行11人经青阳县东堡,翻越西乡岭,进入泾县后,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右拐行至石门前,再沿着砂石路翻山越岭,来到黄山区,由下菥荻村、上菥荻村到岭上苏村后,一路下坡,
12时许至岭下苏。在参观了苏雪林故居后,翻越泥田岭,下午1时许,骑行102公里至青阳县陵阳镇,与骑行陵阳的驴友会合。午餐后经杨田、青阳县城、蛤蟆岭返回,全程175公里。
西乡岭是安徽省青阳杨田镇东堡与泾县厚岸的分界岭,青阳一侧已修成水泥路面,而泾县一侧仍是原样,砂石路面被雨水冲刷成一道道沟壑,且坡陡弯多,湿滑难行,那年驴友去桃花潭就有驴友在此摔跤受伤。一路小心翼翼下到坡底。往黄山区的水泥路才修不久,沿途皆山,坡虽不陡,但一路缓上,非常磨人。好景不长,不久即进入砂石路面,因为昨天刚下过雨,路面时有积水,即使没有积水也很湿滑,加大了骑行的难度,可骑行在这深山峡谷中,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行人和车辆,静寂得仿佛是进入无声世界,只有鸟儿、虫子的鸣叫声、车轮碾过地面发出的沙沙声,和爬坡时沉重的呼吸声才打破宁静。时已初夏,但路边仍有不知名的花儿在竞相开放,黄色的、白色的、紫色的,一朵朵、一簇簇、一团团地争着抢着绽放着姿彩;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空气犹如水洗过的一般,有种淡淡的芳香,清新香甜;山涧里淙淙的流水声如同弹拨琴弦,叮叮咚咚、清脆悦耳。沿途美丽的风景足以补偿骑行的劳累了。
一路艰苦骑行,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自下菥荻村到上菥荻村,直至岭上苏村,一路皆是砂石路面,或上或下,艰苦异常。11:30左右至岭上苏村,终于又见到水泥路了。一路下坡,12时许来到岭下苏村。瞻仰著名作家、文学家苏雪林故居。
岭下苏村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原名“琳夏苏村”,有上千年的历史,系苏辙后代来此拓荒而建。岭下苏村人文景点较多,拥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希范堂、苏氏宗祠、海宁学舍,以及五福庙,徽派古建筑群,四方井等众多旅游资源。著名文学大师苏雪林就是从这大山深处走出去的。
岭下苏村地理位置非常独特,从风水角度来看,是绝佳的人居所在。村庄坐落在三面环山的山凹中,北面斜倚着起伏跌宕的泥田岭,东侧是秀丽的凤形山,西侧为险峻的虎形山,南面向阳处为开阔的平畴,呈漏斗状延伸至杜家村的千亩平畈区。源出泥田岭的松川小溪从村庄中间穿插而下,经海宁学舍屋后和苏氏宗祠前庭,至村口和青溪水汇合。山环水绕,古树荫蔽,黑瓦白墙,巷弄幽深。整个村落形似天然圈椅,为聚气生财的风水宝地。
泥田岭是岭下苏村北边的一道天然屏障,是东西绵延的岭上斜山和环绕耸峙的杜家村西山聚拢处的隘口。从岭下苏村越过泥田岭可直抵陵阳古镇,当年苏雪林就是从泥田岭蜿蜒十多里的青石古道走向省城京城和国外的。伫立在泥田岭岭头,向北眺望,山坳悠长开阔,山麓苍茫渺远,陵阳古镇依稀可辨。向南俯瞰,峡谷幽幽,树木森森,古道隐隐。
一条清澈的小溪溯流而下,溪水潺潺,石桥横卧。一座中西合璧的小巧玲珑的洋楼矗立在松溪水边的石塝上,这就是当年苏雪林就读的私塾海宁学舍。海宁学舍是苏雪林祖父苏开文于1913年建造的一座课训族中子弟的私塾,为三开两间两层阁楼建筑。学舍坐东朝西,后墙下临淙淙溪水,从阁楼花格子木窗中可以望见对面凤形山坳里苏雪林的墓地。
位于海宁学舍西北侧的宝善堂曾是岭下苏村规模宏大的私人别墅,雕梁画栋,廊庑相接,大小房屋共有77间,占地三千多平米。宝善堂是岭下“苏百万”苏成美和苏锡眉的豪华宅第,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苏锡眉自幼丧父,12岁时离家到上海经商,25岁成为苏氏宝善堂商业的当家人。锡眉恪遵其祖父苏成美“必勤、必俭、必信”的经商理念,以食盐、茶叶和五金冶坊为主业,将资本发展到数百万,拥有田庄三万余亩。**12年腊月初五日,一股官兵打扮的土匪从杜家村方向骑马窜入岭下苏村,从宝善堂苏百万家掳掠黄金40公斤,银元3000多块,珠宝首饰不计其数。因遭到宝善堂家丁的阻击,土匪纵火焚烧宝善堂。由于火势迅猛,无法扑救,宝善堂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后来苏百万家又在残壁断垣的原址上重建宝善堂,但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
村庄大体保存着清末时期的徽派建筑风格,飞檐翘角的马头墙,青石立柱的门框,四水到堂的天井,昏暗幽深的厢房。至今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筑有几十幢。苏氏族人在建筑屋舍时特别讲究风水,朝向方位上摒弃了传统的坐北朝南,主要依据山势和水脉来确定大门的走向。位于村庄中间的苏氏宗祠是典型的坐南朝北,背对着南面的水口,大门面迎着北面松川水的发源地泥田岭。苏氏宗祠初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乾隆28年重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攻克泥田岭后进入苏村,纵火焚毁该祠。清同治年间,苏氏族人积资重建。也是目前黄山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宗族祠堂。
小村里古老的房屋尚有不少,石板铺就的路面依然整洁,只是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常,岭下苏村也已是物是人非了。
苏雪林(1897年2月 24日 —1999年4月21日)女,作家、文学家。乳名瑞奴、小妹,学名小梅,字雪林,笔名瑞奴、瑞庐、小妹、绿漪、灵芬、老梅等。后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将“小”字省去,改为苏梅。由法回国后,又以字为名,即苏雪林。笔名有绿漪、灵芬、老梅、天婴等。1897年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自嘲为半个浙江人,原籍安徽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岭下村。据《太平苏氏宗谱》,太平岭下苏姓为四川眉山苏氏裔脉,苏雪林为宋代文学家苏辙第34代后裔。
自青阳县东堡经岭下苏至陵阳骑行路线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