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朴山地处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境内,距主城区12公里,山上有岱岭和四岭两个行政村,风景秀丽的九华天池景区就在此地。太朴山绵延数百里,山势高峻,最高山峰海拔达734米,池州电视台发射塔就建在此至高点。站在山顶远眺,千里皖江象一条玉带,池州城区尽收眼底。
这里风景优美,山脉纵横,峰峦叠嶂,有峡谷、溪流、飞瀑、奇石、古树、竹海等自然生态原始景观,山上生态植被完好,动植物品种繁多。可谓江南一绝。
太朴山本名太婆山,据《县志》记载:池州太朴山又名“太婆山”。古有诗曰:“太婆岭独高秋浦”。又戴昺《立春前五日得雪》诗有“太婆头欲白,九子顶先华”之句。之所以叫太朴山,只是后人音误所致。太朴山不仅有无与伦比的仙境,还有美丽的传说和动听的故事,相传上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汪洋,江北的太婆坐船来到这里,刚系上缆绳,一瞬间,这片汪洋之地,就耸起了一座巍然的太婆山。有一天,江南的太婆想念太公了,解开缆绳准备回去时,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山顶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起向山下滚去,山裂缝了,洪水从地下涌出来,雷声一阵一阵地,轰地一声,将太婆的桅杆打断了。没了桅杆,太婆就永远也不能回江北了。在太朴山的山顶上,有一块船形石,只是桅杆已断。从此,太婆山就在江南,遥望着江北的太公山,将无尽的思念,化作一片青山绿水(上述内容摘自网上)。
12月3日,铜陵驴友一行19人(其中有六位MM)出征池州太朴山。虽时值初冬,依然是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犹如秋天般爽朗,是一个驴行的好日子。10时许,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驴队一行来到太朴山下。在登上第一个大坡之后,驴队兵分两路,一路由自感体力不济的留守,徜徉在怪石林立,竹海无边的太朴山间,欣赏美丽的风景;另一路则扑向此行的终点——太朴山巅。
太朴山风景之美,确非虚传。山间巉岩峭壁,沟壑纵横,怪石林立;山涧里小溪流水叮咚,清脆悦耳。漫山修竹,风起过婆娑起舞,虫鸣鸟叫,耳闻得天籁之音。太朴山真得是美啊!
太朴山美则美矣,可坡陡弯急也非浪得虚名,登山时那接踵而至的坡令我无暇顾及沿途的美景,只有在那短暂的缓坡上才能松口气,透过竹林,匆匆看一眼那美妙的山景。想着下山再细看吧,可下山尤其艰险,一个接一个的急弯,容不得丝毫大意,以至我捏闸捏得两手发麻,那闸发出的剌耳的吱吱声,让人心惊肉跳,以至中途不得不下车推着走一段,好让闸冷却后再继续下山。
太朴山,地势险峻,山高坡陡。因池州电视台发射塔矗立在山巅,一条长达9、5公里长的水泥路直达山顶。此路建成之后,引来一批又一批驴行爱好者的登顶之旅,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成功者,既艰且辛,失败者,虽败犹荣。因为,太朴山的坡,非平常坡所能比拟,在长达9、5公里的上山路上,数不清的急弯、险弯排山倒海般地扑面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登上一个大坡,还来不及喘口气,又一个180度的急弯接踵而至。就这样,坡连坡,弯套弯,左旋右绕,扶扶摇直上。好不容易盼来一段缓坡,还来不及喘口气,又一个更急更陡的大坡矗立在你的面前。最让人崩溃的是:在无休无止的爬坡中,心存希望的是我爬上这个就要登顶了,因此,你还能积聚最后的力量,为登顶而努力攀登。可是,在一个又急又陡的坡前树着一块指示牌,上书:“距山顶还有三公里”。多少驴友就是在此自信心受到挫伤而崩溃,以至不间断登顶失败。
登顶之路异常艰辛,一言难尽,在此也就不再赘述。当我登上太朴山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放眼四顾,群山绵绵不绝,峰峦叠嶂,奇峰凸显;近观山下,池州市区清晰可见;再看来路,如一条丝线,曲折蜿蜒、盘旋而上,曾经仰望的山峰此时就在脚下。虽是初冬,群山依然苍翠碧绿,郁郁葱葱;那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民居如同散落的珍珠,掩映在山谷里、山腰上,在群山中若隐若现。
令须眉汗颜的是,第一个登顶的是悠云MM。当我和悠云、行行行、远山、一把火、江上、天泉、宝马等八位驴友会师太朴山巅,此时此刻,所有的劳累、艰辛,完全被登顶成功后的喜悦所淹没。立足太朴山顶,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太朴山,我们来过!
不知哪儿出了问题,相机电池未充上电,一张片片没有。搜得网上一张,不知是否侵权?

山水之门处合影

景区大门前合影
登顶后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