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下午5点45分进入演播室,编导一次次飞奔似地把总共11页文稿拍到我的手上。
《台风红色警报》、《暴雨橙色警报》、针对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针对海南西北部的《渍涝风险气象预报》、主要针对全国24、48、72小时降水的《天气公报》…各种预报预警文字铺满11页A4纸。
于是迅速抓要点、理脉络、合并同类项,保证播报1分55秒,口播误差在5秒以内。
18时第8号台风“莫拉克”距离台湾花莲80公里(当晚23时45分果真在花莲登陆),之前,这团壮硕的大家伙忽快忽慢、忽北忽南,行迹诡异。
400-800毫米的特大暴雨!第一次在预报中看到如此震撼性的文字!可见“莫拉克”在其第一个落脚点-台湾,倾泻雨水的力度何等惊人!
而福建、浙江、上海…也将陆续进入“莫拉克”的影响半径。之前的很多预见都在变得渐渐清晰:狂风暴雨大潮三效叠加,“莫拉克”的影响将超过今年已经登陆的任何一个台风。
此时,8月5日登陆广东并在粤西滞留两天的“天鹅”,在7日中午挥师北部湾之后,竟神奇“复活”,再度加强成为热带风暴,与“莫拉克”一西一东,遥相呼应。
隶属于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就这样,在风雨中走来,我们1分55秒的解说词已无暇顾及它的降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