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堇种植之『超级懒人吸水法』(转)

标签:
非洲堇杂谈 |
分类: 非洲堇 |
非洲堇种植之『超级懒人吸水法』
※此法适用者为标准型非洲堇、喜荫或花猫
http://s14/middle/4934cae5g7ac445ada8ad&690
↑ 图 1 :所需器材:
1. 免洗餐具之塑胶小汤杯: 100 个只要一个大铜板(如果没有,也可用3吋盆)
2.水族箱过滤白棉薄薄一小片
3. 大石头 1 个,小石头少许
4. 尖的小剪刀一把
5. 长的水苔一条
6.
7. 废弃吸管一支
8. 饮料杯 1 个( 700cc 或 500cc 皆可) http://s12/middle/4934cae5gcbaaba2e3d0b&690
↑ 图 2 :小汤杯底部挖 2 个洞, 1 个洞配合棉绳之粗细, 1 个随意,并把棉绳与长的水苔绑在一起
(如果绳子很长,没有要节省的情形,可不用绑水苔,但还是要打个结)
http://s11/middle/4934cae5gcbaabafe750a&690
↑ 图 3 :把棉绳穿过配合棉绳粗细的洞,另 1 个洞用薄的小过滤棉片盖住(因为我养鱼,所以有很多过滤棉,其实只要是类似的东西即可,如纱窗网一小片,目的是要避免介质掉出去)
http://s14/middle/4934cae5gcbaabc1babfd&690
↑ 图 4 :用大石头将小过滤棉压住、固定
http://s15/middle/4934cae5gcbaabce5045e&690
↑ 图 5 :把其他小石头放入,并把吸管剪成葱花状
放石头的目的是增加重心,如果真的忙到水快干了才加水,此时堇儿如果太壮,会因头重脚轻而翻倒,所以要加重心,也可以省一些水苔
http://s8/middle/4934cae5gcbaabdb95607&690
↑ 图 6 :把碎吸管填满缝隙,可避免水苔掉下去,也可以省水苔,如果嫌麻烦,可省略此步骤。
http://s16/middle/4934cae5gcbaabed5a56f&690
↑ 图 7 :放入蓬松的水苔,千万不要压实,如果想更精致,可把上半部的水苔剪成
2 公分的小段
http://s5/middle/4934cae5gcbaac012a184&690
↑ 图 8 :取一 700cc 或 500cc 饮料杯,
如果要直接从小汤杯加水,流到饮料杯,则要在饮料杯口下方 1
公分处钻一个小洞,这样压力才会平衡,水才不会积在小汤杯
http://s12/middle/4934cae5gcbaac321a3bb&690
↑ 图 9 :把小汤杯与饮料杯结合,并把水苔中间挖一个洞
http://s4/middle/4934cae5gcbaac47fc173&690
↑ 图 10 :取一个已经在水中发根或已种植在半水耕水苔中,要换大盆的堇
http://s2/middle/4934cae5gcbaac65998c1&690
↑ 图 11 :将堇植入洞中,如果堇叶会碰到水苔,请适度隔离
http://s15/middle/4934cae5gcbaac7ed9bde&690
↑ 图 12 :隔离的用具 … 塑胶杯盖、杯水杯侧边、塑胶吸管剖开 … 只要是塑胶的都好
http://s6/middle/4934cae5gcbaac903bfe5&690
↑ 图 13 :第一次加水,如果觉得根不够壮,可以把水加高一些
http://s6/middle/4934cae5gcbaad21a1c95&690
↑ 图 14 :尔后加水,不要碰到小汤杯下缘即可,也可以在饮料杯上画一水位线或记号提醒自己,
成效發表: 成效发表:
↑ 图 15 :这是一盆标准型非洲堇,直径超过 20 公分,因为放阳台, 3
个星期加一次水,所以没注意叶序,如伤眼力请多包涵。
http://s13/middle/4934cae5g7ac4487f5a6c&690
↑ 图 16
:标准型非洲堇的侧视图:真的可以长到很大,所以内盆要垫石头,增加重心(其实石头放在外盆也可以,只是有人会觉得不好看,但是放堇的地方如果风大,就一定要在外盆多加一些石头,以免被风吹翻)。
http://s5/middle/4934cae5g7ac448963584&690
↑ 图 17 :下方饮料杯的特写:虽说苦苣苔是浅根植物,但用过过棉线吸水法的朋友都知道,苦苣苔的根是会长到水中,直接吸水。
所以苦苣苔的根怕湿、怕闷吗?
http://s15/middle/4934cae5gcbaad76fa30e&690
↑ 图 18 :喜荫 -
巧克力战士示范:除了非洲堇,苦家其他的成员如大岩桐、喜荫、花猫等,也适用这种种植方式,照片中的喜荫放在办公室,所以不方便用透明的饮料杯,底下套的是
700cc 保力龙饮料杯,而且是白色没有印刷的,看起来质感不错,而且正好因为高架,适合走茎的生长。
使用心得與注意事項: 使用心得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