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恶俗应综合治理

(2011-08-12 17:29:14)
标签:

杂谈

 反恶俗应综合治理                           

                          赵葆华

 

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电影电视界推出一批具有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的献礼作品,为电影人和电视人赢得尊严和荣光。然而,这是非常规的文化现象,因为重大节庆并不常有,举全社会之力、调动各级行政之手精心组织献礼作品,不是日常所能做到的。考量处于常态的影视业,尽管我们不时有优秀作品问世成为影视产业的脊梁,然而检视我们的问题,真的有一个明显痼疾严重影响着影视业的健康前行和发展繁荣。这个痼疾便是恶俗成风。

影视界的恶俗之风不仅仅反映在呈现层面,它渗透在电影生态链中的各个环节,互为因果,互为助力,相辅相成;可简约概括为:创作失衡,批评失重,市场失序,管理失辅。

创作失衡。影视创作(包含电视栏目),过分地倚重娱乐力量、崇尚娱乐精神,以为民找乐、助民狂欢为艺术理想和上佳境界。电视栏目专注于呈现歌舞升平浮世繁华,忙于万民选秀热衷于荧屏相亲,醉心于表现市俗情怀和市俗欲望。而影视剧创作,谍战成风热恋成风穿越成风翻拍成风,原创疲软庄严萎顿,追求奇观效应,追求欲望狂欢,追求狂掠眼球,艺术操守跌落尘埃。影视创作常常巴结观众,讨好市场,取悦世风。崇高的艺术理想被边缘化了,于是才会躲避崇高疏离神圣调侃庄严消解责任,走向猥琐和鄙下。恩格斯一百年前曾痛斥过的“小市民鄙俗的习气”又在影视创作中伴随着滚滚红尘堂而皇之的弥漫开来。在审美理想中,崇高让位,世俗上位。这便是影视创作因恶俗成风而失去平衡。

批评失重,传统纸介媒体的影视批评,不知何时变成影视表扬。面对影视产业不良作品不良之风和不良倾向,影视批评经常缺席经常无语,缺少引领力量和匡正力量。

市场失序, 电影市场急功近利抓大放小,热衷于接纳大制作大明星大宣传的所谓大片作品,而对有诚意有新意有上佳艺术品质的中小成本影片,要么拒之门外,要么让它“一日游”。电影市场变成大片的市场和热门影片的市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种类难以在影院展现踪影,谈何嫣红姹紫?一切皆因片面追求票房。电视市场轮番追求热播剧和热播栏目,品种单一相互重复相互仿效,各台比拼收视率争夺收视群,催生跟风与克隆。一切亦皆因片面追求收视率。

管理失辅,表现为管理有余辅助不足,扶助功能普遍不够。各级管理都是对作品报批立项的管理和完成片的审查管理。而对影视创作的源头——剧本,普遍表现为艺术扶助功能的无力。作品品格之高下皆源于剧本,在剧本阶段卡住恶俗的“癌细胞”,不让它成活不让它蔓延不让它问世,这是源头管理。而光靠广电总局是不现实的,不能把压力推到最后一道关口。各级管理机构,包括影视制作机构的管理部门都应守住剧本这第一道关口,给予文学扶助和艺术扶助。

影视业是个生态链,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恶俗成风不是一个环节的问题。影视市场时下首当其冲受到责难,创作上的问题都从市场找原因,认为一切源于市场。其实市场是作品培育的,什么作品培育什么市场,什么样的影视风尚引领什么样的影视市场。影视创作也受理论引领、受批评匡正,批评乏力创作自然失衡。而影视批评又受批评的生态环境制约,敢于直言的批评在网上受到群殴,受到网上暴力围攻,多数影视批评者是支撑不下来的。影视批评要不沦为影视表扬,要敢于直言弊端,既需要批评者的勇气和学理,更需要批评生态环境的民主、科学与文明。反恶俗要从影视生态链的各个环节治理入手,要综合治理,但更要从我做起。让自己的影视生态环节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和行为,优化各自的影视生态链环节,同时优化影视生态环境,促进整个影视生态链的健康,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健康的创新机制、科学理念、人才队伍和和谐的生态环境。

 

——本文发表于《人民日报》2011年9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