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离康德有多远?

(2007-03-07 13:47:48)
分类: 行吟艺途
 

  我们离康德有多远?

时下,互联网上最火爆的词是包养。

先前是不断爆出某某明星被大款包养的消息,引得一些网民的挞伐,这不足为奇。奇的是,包养竟引起不少人的艳羡和嫉妒,他们恨自己不能包养眼馋别人抢了先机。接下来,包养又升级了,传出某男性作家被女富婆包养的“喜讯”,于是,有前卫“评论家”为之鼓与呼,认为这是佳话,让他想起了俄国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落魄时与梅厄夫人精神恋爱并得到资助的动人故事。于是乎,包养又急速上位。很多人在网上感叹,没遇上女富婆!应运而生的是,自称大陆第一艳星的孟潞杀将出来,石破天惊地喊出:要包养离开中央台辛苦奔波的黄健翔!令人惊诧的是,这位孟潞竟将她写给对方的包养信公布在互联网上,其肉麻、其不堪入目的条款和内容超过正常人的想象和容忍度。对此,众生喧哗。

可怕可忧的局面还不仅在此事本身,倒是那一片喝彩之声,认为此女有勇气挑战传统道德,敢作敢为!这股勇气和胆识无独有偶。几乎与此同时,向以艺术家自居、向以嘴大著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宋祖德,在他为自己投资自己主演的影片《我不是女生》做宣传推介时,宣称自己在此片中的裸露是为艺术献身,他振振有词炫耀有加地说,他的皮肤光滑雪白、稍微大力掐一下肯定出水,又云,其下半身散发着处男的芬芳。因此,此片大可观赏。这一切,概而言之,向道德挑战,向责任挑战,向我们的价值体系挑战!还有人认为,这对和谐社会有利。

打开互联网,到处弥漫着这类消息。其用意是追求点击率,追求关注,追求眼球,追求市场效应。这自不待言。互联网给公众提供了宣泄之地、提供任人都可抒发己见的最大的民主平台。此事本无可厚非。公众有表述的权力与自由。然而不正常的是,作为道德和秩序的守望者——传媒界、舆论界、学界,对此,要么观望无语,要么自动缺席,任社会良知蒙垢!放弃了自己评说与引领的权力!

这让我想起二百多年前的德国哲学家康德,那位居于柯尼斯堡的矮小而病弱的教授,他一生都在守望社会良知。他的最后追问:“人是什么?”他的结论是,头上有璀璨的星空,心中有道德法庭。即是说,人之所以为人,一要追求星空一般的真理,二要遵守心内的道德法庭。他认为,世界上唯一绝对美好的东西是善良的意志,是内心的道德律。“道德的宗旨不在于我们如何让自己幸福,而在于我们如何让自己无愧于得到的幸福。我们应该让他人快乐,而我们自己则追求完美——无论它为我们带来的是幸福还是痛苦。”二百多年前的学人呐,一生致力于让义务高于美,让道德高于幸福。我们呢?

历史前行了,文明进步了,我们国家物资文明的成就已让世界惊艳!然,我们的道德律,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倘若任由人挑战、冲撞,倘若文化人、文明人、学人、传媒人一概公众,自己不求人格完善,亦不捍卫公众良知、社会良心、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崩盘将是社会的大倒退!

康德故去二百零三年了,作为知识人,我们与那位柯尼斯堡矮小病弱的教授相距多远?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07年3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拜新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