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字电视剧大盘点
(2009-04-14 04:02:54)
标签:
带大字的电视剧大宅门大染房大舞台大浴女大珍珠心态杂谈 |
好象是从《大宅门》开始的。
大宅门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用法,电视剧《大宅门》说的就是百草厅白家大宅门里的故事,这剧名用的很贴切。
《大宅门》火了之后,中国电视屏幕上一下子冒出一大群“大”字号的电视剧。
之后出了个电视剧叫《大法官》。
也还算说的过去。虽然剧中人物只是一群地方法院的普通法官,在专业领域和老百姓心目中还远远不能被尊为大法官,好在汉语里有这么个用法,电视剧用这么个名字牵强点,但还不算大错。
然后又有了《大染房》。
说的是民国初年一个穷小子从乞丐到小染房小老板到民族企业家最后被日本鬼子逼死的故事。刚听到“大染房”这么个名字,觉得有点别扭,看了以后感觉故事还不错,侯勇演的也不错,也就忽略了大不大的事了。
然后又有了《大工匠》,感觉不那么舒服了,以前听说过小工匠,最大的工匠有多大?八级工也没听说过叫大工匠啊。
这么多电视剧,看的不多,绝大多数没看。看到带“大”字的电视剧也没太注意。直到有一天看到一个电视剧叫《大珍珠》,突然对“大”字很反胃,你妈一个珍珠能有多大?珍珠再大能有冬瓜大?今晚无聊,在百度搜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个电视剧就叫《大冬瓜》!粗略统计一下,发现就这么短短几年时间,中国一下子冒出67部“大”字号的电视剧,不一而足,列举如下:
1《大宅门》、2《大法官》、3《大染房》、4《大工匠》、5《大人物》、6《大史记三》、7《大珍珠》、8《大阿哥溥峻》、9《大老板程长庚》、10《关东大先生》、11《大瓷商》、12《大龙脉》、13 《大追捕》、14《大马帮》、15《大过年》、16《大上海风云》、17《大上海1932》18《大榕树》、19《大时代》、20《大城市,小浪漫》、21《大敦煌》、22《大脚马皇后》、23《大逃犯》、24《大皇渠》、25《大码头》、26《大小姐们》、27《大贪官和绅》、28《大饭店的实习生》、29《大爱无形》、30《大清官》、31《大吉利车队》、32《大闹广昌隆》、33《大冒险家》、34《大爱无形》、35《大浴女》、36《大祠堂》、37《大宅院的女人》、38《大栅栏》、38《大西迁》、39《大爱可赞》、40《大生活》、41《大公社》、42《大宋才子黄庭坚》、43《大宋天子》、44《大长垣》、 45《大祠堂》、46《大磨坊》、47《大秦直道》、48《大篷车》、49《大男人小男人》、50《大魔方》、51《大闹广昌隆》、52《大舞台》、53《大苹果》、54《大宋惊世传奇》、55《大中华》、56《东方大律师》、57《大韩民国律师》、58《大爆炸》、59《大钦差之皇城神鹰》、60《大太监与小木匠》、61《大商范蠡》、62《大航海》、63《大物》、64《大江流日夜》、65《大剧院》、66《大殉》、67《大营救》
不能说这里面所有“大”字都不贴切,而且在标题中用个“大”字,确实能增加一点对眼球的吸引力。现在中国每年生产一万两千集的电视剧,电视剧市场竞争实在是非常激烈,多数时候吸引观众就是一个名字,起个响亮的名字肯定能好卖一些。可编导们能不能再增加一点想象力、创造力,使劲想想,除了这么个“大”字,还有没有更有创意的名字呢?别只是在“大”字上下功夫,这么多“大”字号电视剧,有些用那么个“大”名字,简直不知所谓。
比如:
《大长垣》,看这名字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莫非是《大长今》的姊妹篇?谁能想到它竟是一部反映中国餐饮历史文化的电视剧?
《大皇渠》,看这名字你知道它是大概讲什么的吗?也许是说李冰父子的故事?天知道怎么回事,里面讲的竟然是林则徐的养女与一个维吾尔族孤儿的爱情故事!
《大舞台》,你知道是哪朝哪代的?它居然是表现文艺工作者抗日的电视剧。
......
也不是只有“大”字才能吸引人吧?关键还要看你的东西拍的怎么样,比如《亮剑》、《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恰同学少年》、《潜伏》、《金婚》等等,市场上是成功的、评价也基本是正面的。如果被那些三流编导改成《大亮剑》、《大士兵》、《大团长》、《大少年》《大潜伏》、《大金婚》,岂不可笑?
我看过一篇文章,分析日本鬼子对“大”和“小”的心态。记得是说,因为日本鬼子国土小、个子小、JB小,人口拥挤资源不足,心理长期憋屈,所以总想“大”,于是“大日本”、“大东亚”、“大和民族”,可又永远也大不了,所以对大有着既崇拜又嫉恨、既惧怕又向往、既自负又自卑、既自艾又自恋的的心态。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贪大、求大的心态呢?这里不仔细分析,但肯定是有的,我们有无数“大”的资本,我们肯定和日本鬼子对“大”的感觉不一样,但我可以肯定,这也绝不是健康的心态。
不过,我也并不反对“大”,而且也希望自己更“大”,你看,我这篇挂一漏万的罗列也敢叫“大盘点”。带“大”字的电视剧我也不是全部排斥,比如《大浴女》,我还没看,但心里痒痒的很想知道,她到底哪儿大呢?
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