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毓峻先生为我们介绍两岸交流的盛况
5月30日,星期四,四月二十三日,气温17度至23度,西南风3—4级.
今天早上我5时醒来,少时活动就起床,料理猫咪,去顶楼转转,感觉风有点大,给部分菜蔬浇了水,赶紧关上顶楼大门撤回家来。
早餐老伴热了四个粽子、煮了鸡蛋,可惜我没敢吃粽子,吃了几个烤芋头,鸡蛋,清炒生菜,黄瓜西红柿酱牛肉。
老伴上午要去田村搞活动,路远他7时就出发了。我们今天摄影团队的活动是去位于神道口中学附近的原《东方艺术学校》院内的《明德艺术馆》参观学习。车妹子约定8:30分在大福源站点乘坐她的车一起前去。我7:50分收拾好行囊到电梯间准备下楼,让我奇怪的是电梯的下行按钮按不动,上方的双灯亮着,同时警铃响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故障,马上转向来到东端的电梯间,情况雷同,我迅速返回。翻找物业电话,方看到群里像开了锅一样,正直上班时间,大家都不明缘由的被控在楼上干着急,质询声一片。我心里着急,又没有合适的方法解困,唯一能想到的是徒步下楼!三年前我刚搬过来时,因为有告示:8:30分停电,电业局要变更生产用电与生活用电的交替。我因为受女儿委托去领上健身俱乐部的游泳馆参加小皓然学习游泳的结业典礼,我也是7:50起身,可是他们已经停止了电梯运行。我被逼无奈,从步行楼梯下到一层,确保了没耽误小马驹的结业典礼。因为我看到业主群里物业方面没人吱声,估计是事发突然他们也不明缘由。抱怨也无用,我只好再次从步行楼梯下行。有过从九华山的百岁宫下行298个台阶的经历,我信心百倍的坚信我可以走下去。一路上我只遇到一位年轻的男性快步下行,最里面嘟囔着:“上班晚啦!这事弄的~~~”我不能像他那样迅速下撤,因为这不是火灾逃生。所以还是心态平静的面对。8:23分我终于走出了大楼,外面还有不少人想上楼呢。我掏出手机快速招了个出租车,伙伴们致电询问我:“走到哪儿了?”她们只好延续等我几分钟,结果还算是按时抵达了目的地。我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我这次从29楼走下来,丈量了638个台阶呀!我在内心给自己点了个赞。
我很早就知道这个《东方艺术学校》,那是因为我的干女儿谕曾经在这里就读,并考上了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到过这所学校。听朋友说如今这所学校停办了,而至于院内的《明德艺术馆》我则从来没听说过。下车后我看到了不少老熟人:侨办84岁的邱大姐、原侨办的退休老主任张Z波、档案局退休的83岁的尚局、侨办的工作人员许X宁、原疗养院的副院长老朋友王L女士、还有几位陌生面孔的先生女士、再就是我们摄影团队的众姊妹了。
东方艺术学校的唐毓峻校长放弃办学以后,一直致力于两岸的友好交流,他的家族曾经是威海的富裕阶层,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皆有唐氏家族好儿男,他的大哥在台湾很受蒋氏器重,干过秘书;他的亲属在美国的、台湾的,都是出类拔萃的人士,他常年往返台湾探亲访友,广泛结交名人,在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方面他竭尽全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艺术馆内有马英九的题词,宋楚瑜的题词,更有台湾著名的佛教大师孔德成的诸多墨迹,孔老临终前邀约唐校长为他写祭文,这在台湾岛内上层引起很大轰动。总之,唐校长的家国情怀感天动地,明德艺术馆内的故事甚多,有待我们多次走进该馆细细研读、感悟,方可更直观的感受唐氏后人的非凡功德。
一个上午对我而言是走马观花,该馆容纳的藏件海量,这里应当是促进两岸交流的前沿阵地,更应该成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离开明德艺术馆,我们摄影团队的伙伴们谢绝了主人的挽留,我们团队
自行找个小饭店解决午餐,曲妹子做东。餐后我跟随车妹子的车行至青岛北路北竹岛站点下车,改乘12路公交车至浦发银行站点下车,去我调治身体的中医馆就医。今天继续扎干针。
今晚上简餐后看了新闻就早早休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