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星期一,三月初五日,阴,气温10度至15度,北风3—4级。
今天又是早早醒来,想睡睡不着,干脆就不睡吧。昨天收到《威海记忆》杂志,益国同学撰写的《老家西山口》刊登了,我戴着老花镜还可以看的清,他把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古往今来围绕着那些扑朔迷离的诸姓氏的坟茔写开去,看似明白,却又糊涂的诸多环节也蛮引人入胜。
早餐主食豆饼子,蒸鸡蛋羹和荔浦芋头,炖土豆云豆角,切海参,燕麦片
餐后我让老伴去村里买了两个麒麟小西瓜,黄西红柿,我在下面小店里买了一盒咸味蛋黄酥,还带上侄女做的桃酥,女儿9:30回来接我,半路再接上宋老师夫妻,直奔高山街“锦思源酒店”,马老师和王老师也先后赶过来,我们尽管只有五个人,可是大家心情好,聊得十分开心,二十多年前我们有过一次人数稍多的聚会,那次是吃喝占了主要成分,没顾上聊各自的工作经历和家庭情况;这次可好,大家喝着大麦茶水,吃着西瓜,品着糕点,畅所欲言,回顾当年我们彼此的处境,下放后各自的经历,组建家庭的情况,孩子们的状况~~~我们毫无顾忌的诉说着,越说越乐呵。
此间,我先出来点好了菜:酱牛肉、红烧偏口鱼、烤羊排、鹰爪虾、蛏子吵鸡蛋、青菜小豆腐、绿豆芽炒肉丁、鲅鱼丸子。一碗高粱米粥、骆驼毛小蒸包、豆面饼子。马老师带的酒水,可是谁也不肯喝酒,我点了一听五谷杂粮汁,计币560元,我买了单。
下午2时我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酒店,我们是最后一拨散席的。
回家后我休息一下,未能出席的宋老师和张老师纷纷向我询问聚会的情况,对自己未能参加聚会深表遗憾,我把聚会的照片发给他们分享一下吧。
上海的宝玲同学与我连线,知道她最近被牙痛病折磨,先后拔掉了7颗牙齿,遭了不少罪,老伴的腿因退休后经常跑步,膝盖磨损严重,如今无法行走,也很沮丧。唉,我们都是在下坡路上行走的人~~~各自珍爱吧。
从微信上得知青岛老同学T也住院做了个手术,问及方得知是眼睛出了问题,擅长打太极拳的他如今也因腿的支撑力下降不敢贸然行动。
我们如今最需要有清晰的思维和正确的判断力,千万不可人云亦云的被那些不负责任的所谓专家忽悠,跟风跑,甚至找不准自己的行动方向。爱自己要爱的得法,坚持自己的事情尽可能自己办,不给孩子们找麻烦。
看央视新闻,敲打博文,争取早休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