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文科状元学英语的那些事 2013-10-11

标签:
长郡中学周全杨亚迪周海如马继德 |
分类: 校园 |
21世纪初叶长郡故事里的我(3)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毛里林
尽管长郡已经走过了漫长的110个春夏秋冬,但是我在长郡只是工作了13年(截止2013年6月):先后经历了胡立、王建华和卢鸿鸣三位校长以及高晓苏和杜卉两任党委书记;7年教文科毕业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3年教理科实验班,其余3年教普通班(高一高二),从实验班(教课就是一种享受,只要当好导演)到“空降班”(上课富有挑战性,考验教者智慧),我尝尽了“酸甜苦辣”,变成了一位“百炼成钢”、“经验丰富”的教师。
Changjun came into being 110 years ago, but I have just been working for 13 years here(by June 2013): I have had Hu Li, Wang Jianhua and Lu Hongming as my principal, and Gao Xiaosu and Du Hui as party secretary; seven years of teaching arts graduating class (students’ achievement are uneven), three years of teaching science experiment class, and the remaining three years of teaching regular classes (high school sophomore), from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t is fun to teach while acting as a good director) to "airborne class" (It is challenging, calling for wisdom), I have tasted the "ups and downs", turned into steel and "experienced" teacher.
Changjun est né il ya 110 ans, mais je viens de travailler pendant 13 ans ici (en Juin 2013): J'ai eu Hu Li, Wang Jianhua et Lu Hongming comme mon principal et Gao Xiaosu et Du Hui comme secrétaire du parti, sept ans d'arts classe d'enseignement diplôme (le rendement des élèves sont inégaux), trois ans d'enseignement classe expérience de la science, et les trois dernières années de l'enseignement des classes régulières (étudiant en deuxième année de lycée), à partir de la classe expérimentale (Il est amusant d'apprendre tout en agissant comme un bon réalisateur) pour "class aéroporté» (Il est difficile, appelant à la sagesse), j'ai goûté les «hauts et des bas", transformé en acier et un enseignant «expérimenté».
“高考状元”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因此,我平时几乎回避这一话题。不过,明年是长郡诞辰110周年,因为它毕竟是这所学校漫长历史上的闪光点之一。能产生高考状元的学校至少能反映出两个方面的情况:1. 该校具有非同一般的教学资源与实力;2. 该校拥有极其优秀的学生(这一点更为重要)。无论如何,一所学校,也许从建校至今也没有产生过一个状元。然而,长郡中学在21世纪初叶就先后产生了三位状元。
非常幸运的是,我就直接地教到了其中的两位状元(客观原因是:我当时连续5年教高三文科:2003届、2004届、2005届、2006届和2007届文科毕业班,直到2007年6月“病倒”,其实没有病,只是没有任何运动,仅有工作造成了颈椎长期压迫,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而且这两位状元的确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两在某些方面形成了黑白鲜明的对比:
他们分别是2004年湖南文科高考档案分状元:长郡中学0108班的周全和2007年湖南文科高考卷面分并列状元:长郡中学0412班的杨亚迪和长郡中学另一个文科班的戴卉君(尽管笔者没有直接教她所在的班,但是她参与了学校组织的长达4个多月的“清北班”的培训,我当时担任该班英语科培训的主讲)。
在我的记忆里,周全2003年7月底(当时的暑假高三可以成建制地补课)被分到我担任英语教学的0108班。因为他的英语基础好,八月份便成为了0108班(文科班)的英语科代表之一,另一位英语科代表是周晓蕾(女生)。虽然他是英语课代表,但是他居然不交英语作业,这是我不能容忍的。他似乎是我的第一位不交英语作业的科代表。我当时也很矛盾,我的科代表都不交作业,何以说服他人。后来利用一个恰当的机会,与之坦诚地交谈;英语科代表的对班上的英语学习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导向性。我说:“周全,虽然你英语基础很好,但是作业还是要做,对你个人而言,适量地和有针对性地做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难道你就不想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只论这一点,你就没有理由不交作业。更重要的是,你不交作业,可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全班。……”谈话之后,历史再也没有重演,且能积极地与周晓蕾一道帮我收发0108班的英语作业。
临近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我几乎“强迫”他做了一件事请:练英语书法。其实他的英语书法很好,那为什么我还要他练书法呢?原来,他写的是圆体。但是,从高考评卷的角度来看,我当时非常担心他的圆体是否能被评卷者所“欣赏”,因为参与评卷的大学中学老师,或者研究生很少有人用圆体书写,也不太习惯阅读用圆体书写的英语作文。我所摆出的理由是他无法拒绝的,最终他采纳了我的建议。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高考英语他获得了湖南省高考英语科罕见的高分:142分。
当然,周全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侧重于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当年,周全去北京大学参加面试和参加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几乎耗掉了他一个多月的宝贵时间,即使在这段时间里,他也从未放松过英语听力的训练。此外,他还爱看纯英文的电影。
课余生活中的周全更是潇洒自如,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似乎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扮演着多姿多彩的角色:校合唱团领唱、校学生会副主席、男中音、班篮球队小前锋、临时DJ等等。不少老师甚至觉得周全有些“调皮”,在高三最紧张的学习期间,他还经常在球场上飞奔射球,看NBA的季后赛……,其实正是这些活动给他带来良好的学习状态。
周全成功应归功于以下几点:
1. 学习全面发展,各科基础都好,没有短科。
2. 心理承受能力强,当年北大面考失败,他很快从从失败的阴影里勇敢地走出来。
3. 家长总是不断地激励和用恰当的方式教育教导周全。
4. 年级采用了套组机制,套组成员经常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帮助尖子生和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
附:0108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当下,不少媒体对状元学习态度的宣传有些名不副实,比如说,某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学习非常的轻松,心情也十分的放松,似乎没有什么任何学习的压力,轻而易举就考了一个状元,或获得了高分。
然而,在我的记忆里,杨亚迪似乎不像媒体所宣扬的那样。在某些方面,她与上面所提及的周全大相径庭:她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也就是说,她从来都不缺交作业,也没有迟到或早退的现象,倒是对学习非常的上心,非常善于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是那种学习细腻性的学生。
有一次,杨亚迪的妈妈来学校告诉我:“关于英语学习,杨亚迪的其他项目还好,只是很担心自己的完型填空题。”当年的高考英语湖南卷的完形填空是20道小题,每题1.5分,总分30分”。听了杨亚迪妈妈这样一说,我就明白:她和妈妈之间早已有过交流。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她在学习方面是一个非常细腻的女孩,非常地注重学习中的每个环节,或每个方面。其实,完形填空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自从完形填空进入高考卷之日起,它就成为了考生的难点。与其他的同学相比,她还是高手。只不过,她想完胜这道大题,并达到更加理想的高度。
“…… 高三学习有时就如苦行僧修行,需要我们独坐在漫漫长夜不感到寂寞,行走于人山人海中不迷失本性。第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我的学习有较强的计划性,要得益于我的班主任马继德老师和英语老师毛里林老师。马继德老师强调集中周末一天的时间复习前一周功课,很是有用;毛里林老师则喜欢把每一节英语课和每一次英语早读分割成几个部分,再分别给这几个时段安排具体的任务。我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对自己每天晚上的学习时间做出具体的规划,而不是象以前那样漫无目的地胡乱翻书,这样下来我的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在今年的高考中,我语文得了134分,英语得了140分。……”
还有一件事情,我不得不提。关于我的同事,0412班的班主任马继德,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有勇有谋”。将自己的儿子马雨龙放在自己所带的班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换成别人,一般不敢这样做,有勇气;同时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和班上其他的学生,并融洽地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智谋。后来马雨龙(杨亚迪的同班同学)走进了他理想的浙江大学,现在海外读研。
杨亚迪成功应归功于以下几点:
1. 各学科全面发展,并能突出自己的优势科目。
2. 学习主动积极,计划性强;学习细腻,关注学习的每个环节。
3. 其家长常常与老师沟通杨亚迪的在家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态。
4. 很配合班主任和各位科任老师,并得到了老师们的正确指导。
5. 年级采用了套组机制,讨论如何帮助尖子生所担心的科目成绩更加稳定和有短科科目的学生在短科科目方面有所提高,并制定责任到科任老师的可行计划。
附:0412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