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
韩老师经纪人:薛治萍。左二
策划人:百姓胡声。右二
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专家:韩颐和。右一
北京陆氏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陆鸣
我与策划大师韩颐和老师
星期四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非常好听的女孩子声音:“是胡总吗?我是小薛,在同乡会上我们认识的,还记得我吗”?听完了她的自我介绍,出于礼貌,我马上说:记得啊!你是薛小姐啊!你有什么事吗?这时,小薛对我说:同乡会上听了您精彩的演讲,于是,对你们的黄金酒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从来不喝酒,但是,出于对你们黄金酒的好奇,尝试着喝了一点,感觉很好。只是包装上感觉一般,如果,在包装的设计上再精致一些就更完美了。这时,小薛又说:胡总,我帮你介绍一个人吧,他可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在设计策划界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并给我列举了几个他的成功案例。当时,说实在话,我并没怎么在意,因为,我对这个韩颐和不熟悉,所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星期五的上午,小薛再次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今天是否有时间,如有时间他给我安排和韩老师见面时间。于是,在小薛的安排下我们约定下午三点在大观园附近的北京碧中海国际商务会馆见面。
下午二点我和小翟来到碧中海,坐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等候薛小姐。大约半个小时后,小薛来了,她过来多我说:“您是胡总吧,我见过您”!其实,我并不认识薛小姐,经过她自己的自我介绍后,我才对她有了一点认识。落座后,感觉薛小姐虽形象普通,也谈不上漂亮。但是,言谈举止却落落大方,很有修养。这时,小薛和也我讲起这个有关韩颐和的各种传闻……
一个小时后,从碧中海国际商务会馆的旋转大门处走来三个人,其中,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在很远处就把我的眼球吸引住了。这位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韩颐和,正猜想着,他已来到我面前。小薛这时忙不迭地给我们互相介绍,这时,我才认认真真地观看眼前这位韩颐和。介绍完毕,韩老师开始给我介绍对酒的包装策划构想,当韩老师把这种独具创新的新包装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让我眼前一亮,确实不一般。接着韩老师又从包装的形式再拓展到当今酒的企业对包装的资源浪费,有些产品只有包装却没有其包装的文化内涵,如何才能让人们喝完酒后又能不失时机地享受着自身包装的文化品位,又不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可以用这种文化来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使之成为可以传播酒文化的载体?经过一番思索,一中新的包装设计方案产生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包装盒,能让众多的环保专家赞不绝口,从此包装盒不再成为废弃物被丢进垃圾箱,而可以成为一部精装的书籍摆在案头或书柜里。这种被他称为“韩式包装”外形像一部函装的古书籍,里面除了被包装的商品之外,也确实还有一本书。如果商品是酒,和酒瓶包在一起的,就是一本关于酒文化的书,内容可以有中国造酒的历史,酒与名人,酒与健康,关于酒的诗、词、歌、赋,以及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酒风俗等等,内容要丰富,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酒被喝掉之后,“韩式包装”也可用于月饼、茶叶等,里面的书可以换成关于月亮和茶文化的书。
这时,韩老师去接个电话,小翟在我耳边不失时机地告诉我说:“这个韩老师我见过,在你借给我的《顶尖策划》那本书里有他的文章,他就是那个拄双拐的策划大师韩颐和”。这时,我再仔细地琢磨刚刚坐在我面前这个瘦弱且残疾的男子,哦!我想起来了,他就是策划界叱咤风云的重磅人物,中国十大策划专家——韩颐和。这本《顶尖策划》是我七年前在大连的时候买的,当时,书里介绍的叶茂中、韩颐和、陈放等等都是我很佩服的策划专家。尤其我更敬重这位身有残疾的韩颐和老师,在那本《顶尖策划》书里,我反复地读了好几遍韩老师策划的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群去蒙城县当县长的案例,当时是轰动海内外,为安徽蒙城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现在,转眼已经过去八年了,今天真正和我崇拜的韩颐和老师面对面的时候,我却记不起了韩老师。
接着我再翻看韩老师送给我的画册,在书中我对这个策划天才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1991年,韩老师发明了“旗帜飘扬器”获国家专利后,在香港回归祖国大典,大厅内中英两国国旗的无风飘扬,更是举世瞩目。
讲完电话的韩老师回来后,说下午已经约了重要客人要接待,听到这儿,我也起身和韩老师告辞,临走时小翟说我们和韩老师合个影留个纪念吧,韩老师欣然同意,于是,一张照片定格在碧中海国际商务会馆接待大厅。
下面我引用牛群老师对韩颐和老师的评价作为结束语:他是一位奇人,文化奇人,大文化奇人。他的“点子”太多,鬼“点子”太多,连鬼都想不到的“点子”太多。他是一个残疾人!他是一个健全的残疾人!!他是一个比许许多多健全人还要健全的残疾人!!!
后一篇:新浪博导公告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