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大家还记得儿时这首《春天在哪里》吗?当那欢快又熟悉的旋律又从耳边响起,俺不禁想到了春天,也忆起了童年。时光不可倒流,我们不能回到孩提时代,但我们可以一如继往地享受春天。蓦然发现自己爱上了春天的味道:喜欢和煦的春风,喜欢淅沥的春雨,喜欢春天温暖的气息……
上礼拜六天气出奇得好,俺和欣奶奶、欣爸带欣欣去了离家不远的福来山公园,算是一次踏青吧。这个公园目前并未正式开放,因为没完全建成。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满眼都是春色。欣丫头表现得尤其兴奋,兴致勃勃地要去爬山。春花烂漫,桃花、木兰花和迎春花争奇斗艳,花瓣随着微风纷纷飘落,那种感觉真叫美。这座山并不高,通往山顶的路还是土路,沿途能看到荆棘、山葱、芦苇和榆树之类的。丫头的劲头儿特足,一边喊着口号一边爬。爬到山顶时,丫头一脸满足感,看得出她很开心。
下山后我们来到湖边休息,准备吃点东西。湖边有几个正在钓鱼的小伙子,丫头凑过去看到一群小蝌蚪,小伙子告诉我们在不远处的浅水区就能捉到。第一次见到小蝌蚪,丫头喜欢得不得了,立刻想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俺看出了丫头的心思,便带着她去寻找小蝌蚪。丫头的心愿实现了,奶奶帮她捉了些小蝌蚪装进了饮料瓶。我们找了个地吃了些水果便打车回了家。在丫头的眼中,小蝌蚪应该是最大的收获啦。尽管知道丫头喜欢这些小蝌蚪,可是俺并不打算让它们就这样离开。回家后俺告诉丫头小蝌蚪离开妈妈,妈妈会着急的,应该让小蝌蚪回到妈妈的身边。丫头领会了,于是俺们说好礼拜天把小蝌蚪放回去。不料天公不作美,昨天天气阴沉沉,预报有雨,计划被取消。没关系,等天转晴后也不迟,这是俺俩一个小小的约定。

好啦,接下来进入美食时间,今天俺请筒子们吃红烧鳎目鱼哈。了解俺的筒子都知道俺并不擅长做鱼,主要原因是依赖性太强,实践经验太少。清明节的前一天,家里的两个馋猫,一大一小,又嚷嚷着要吃鱼。欣奶奶回了老家,做鱼的任务自然落在了俺的头上。不怕各位见笑,在这之前俺从未碰过鱼,以前做过几次鱼,但鱼都不是俺洗的。这回俺终于决定动手洗鱼,因为不亲自去做,永远也学不会。欣爸成了俺的师傅,他先做示范洗了一条,然后俺又洗了另外一条。欣爸告诉俺这鱼是最好洗的一种,那么俺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起吧。
鱼肉是一种高营养、低脂肪的食物,老少皆宜,大家都知道吃鱼对眼睛和大脑的发育极有好处。深海鱼中富含的DHA和ARA,对处于发育高峰期的宝宝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多摄取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细胞的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从而有效提高宝宝的智力水平。因此妈妈在宝宝的日常膳食中应多选择含DHA和ARA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瘦肉、鸡蛋以及猪肝等等。
今天俺为亲们介绍的这种鳎目鱼主要产自黄渤海区,我国的东海以及朝鲜,日本沿海也有一定的分布,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性鱼类。它的地方名有许多,踏板鱼目鱼、鳎米、舌鳎、龙力、海秃、细鳞、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板、鞋底鱼等等,胶东地区叫“牛舌头鱼”。由于它只有中间的脊骨,刺少肉多,几乎没有任何鱼腥味,肉质细腻味美,不管是红烧还是香煎味道都不错。个头小点的鳎目鱼通常都煎着吃,这次的个头不算小,俺想尝试下红烧的做法。于是从网上搜来食谱,然后开始“照猫画虎”。初次体验,还算成功,有机会俺会继续学习!绿绿的小葱花,再配上翠绿色的衬布,是不是很有春天的感觉啊?嘻嘻,俺不多说啦,敬请各位慢慢品尝吧!

【材料】
鳎目鱼2条。
【调料】
葱花、蒜片、味极鲜酱油、六月鲜红烧酱油、料酒、白糖、植物油各适量,食盐少许。
【做法】






1、鳎目鱼去鳞,去除内脏,冲洗干净。
2、用少许盐腌制约20分钟,再用厨房纸吸干鱼身表面的水分。
3、锅中倒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蒜片爆香,下鳎目鱼,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
4、倒入料酒、味极鲜酱油和六月鲜红烧酱油,加白糖和适量水用小火焖烧。
5、烧至鱼骨鱼肉脱离时,用大火收汁,撒葱花即可。

【贴心叮咛】
1、在锅内擦姜片或提高锅的温度,都可以防止鱼皮沾锅。
2、煎时鱼身擦盐有利于鱼皮定型,并且热油不容易外溅。
【营养功效】
鳎目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促进大脑的发育,增强记忆力,保护视力颇有益处。所以特别适合在写字间里成天面对电脑的上班族。鳎目鱼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以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防止新血管的形成,降低晶体炎症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护眼法宝的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