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锡东高级中学终极版(更新)

(2010-11-25 18:00:48)
标签:

锡东

羊尖高级中学

新高中

效果图

终极版

分类: 记录锡东

http://s6/middle/49328327n7688e4c9bbe5&690 

最新得到的信息,锡东高级中学将增加一个钟楼。

类似伦敦的大钟楼,以后方圆3公里不需要买钟了。

 http://s3/middle/49328327na180c8ec52c2&690

http://s4/middle/49328327na1589c1d2ff3&690

http://s5/middle/49328327na1589c4fd054&690  


http://s3/middle/49328327na1589da251e2&690

http://s3/middle/49328327na1589d26bab2&690

http://s12/middle/49328327na1589dd6b87b&690

 

 

 

 

 

 

 

 

 

http://s13/middle/49328327n95ddd199b03c&690

 

关于新高中是否能如期开工传言太多。主要聚焦在土地批复上面,后来汪设计师提供了无锡市的土地批复,这样看来应该是真的了。明年开春破土动工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听汪设计师讲,造价比较高,可能要达4个亿。

  http://s5/middle/49328327n98ec1430dc94&690

汪工设计师来信:
陈老师您好,12月15号我们去商务区开了初步设计评审会,初步设计阶段算结束了,现在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其中,初步设计阶段各部分和政府提供了一些评审建议,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调整,我现在将目前的初步设计文件发给你们看看。 
这是最新的总平面图,不过施工图还有调整,因为教学楼和宿舍楼之间的日照间距还不够
 

谢谢汪设计师,能及时发来资料,现补充在后。

 

 

设计理念

1.  打造经典名校:

结合当今国内外中学建设的的最新理念和实践,以打造经典百年名校、全国一流中学为目标。功能配置上以江苏省四星级中学为标准,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体现前瞻性。建筑风格上采用经典细腻的古典欧式,打破传统中学千篇一律的面貌,营造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

2.  交往空间、互动校园

交往空间与活动场所的创造,是营造校园环境的关键,也是校园空间特色的体现。在本案中,我们试图通过纵向连接南北的“活动轴”将南北不同的功能空间相互联系,创造出多样丰富的交流场所;同时高低不同、大小各异的庭院空间相互穿插,形成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室外活动场所,为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多样的平台。

3.  绿色的节能校园:新校园规划设计力求创造一个生态化、园林化的绿色教学环境。校园通过设置景观绿带、立体庭院、屋顶花园、太阳能、雨水收集等建立完善、绿色的校园生态系统。

4.  集约型校园: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建筑相对紧凑布局,形成高效、整体的建筑群体;采用功能和空间的叠合,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适当预留用地,满足学校的长远发展。

 

工程概况:

1.基地区位

锡东高级中学是无锡市政府为推进锡东新城中心城区文教事业的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而建设的重点教育工程。是一所按照四星级标准标准建设的现代化的高中。其建设地块位于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内,东临锦安路,西临润锡路,北临兴越路。南临九里河北路,学校西南方向200米处为建设中的京沪高铁。

2.基地范围与现状

基地南北最长约335.4m,东西长约555.2m,呈不规则状。地势平坦,局部有水塘分布,自然地形最低标高4.2m,最高5.1m。

3.建设场地地质、气候条件

无锡位于东经120°17′,北纬31°35′,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无锡市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无锡市区日照时数2019.4小时。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依设计任务书要求:本项目建设规模为60班高中中,学生规模为3240人,其中95%学生为寄宿生。

本项目总征地面积15.6787公顷,总建筑面积99992㎡,包括教学楼、实验科技楼、图书信息楼、行政办公楼、体艺馆、食堂、男女生宿舍、教工宿舍、看台、地下车库、校门等。

本次设计包括项目的总体规划及各建筑物的单体设计:建筑、结构、给排水、空调燃气、强电、弱电各工种的初步设计说明和初步设计图纸。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征地面积                   156787㎡(合235.1亩)

建设用地面积         156787㎡(合235.1亩)

2.总建筑面积                       99992㎡

地上建筑面积         94538㎡

地下建筑面积         5454㎡

3.容积率                         0.60

4.建筑密度                         13.2%

5.绿地率                         40.5%

6.建筑层数                         以五、六层为主,局部四层

7.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3240人(60班)

8.地面机动车停车位           24辆(含一辆无障碍车位)

11.地下机动车停车位         112辆

 http://s7/middle/49328327n97e9b4db1771&690
 http://s9/middle/49328327n95ddba3ba468&690

南 主入口

http://s8/middle/49328327n95ddb9371017&690

教工宿舍楼
http://s14/middle/49328327n95ddba88671d&690

http://s1/middle/49328327n95ddbaecefe0&690

http://s11/middle/49328327n95ddbb19445a&690

http://s13/middle/49328327n95ddbb3bb6bc&690

http://s16/middle/49328327n95ddbbf72c5f&690

http://s5/middle/49328327n95ddbb74df74&690

http://s10/middle/49328327n95ddbc32af69&690

http://s9/middle/49328327n95ddbc703398&690

http://s8/middle/49328327n95ddbcbe9327&690

http://s6/middle/49328327n95ddbc5eb2a5&690


就是觉得,水面太少。教学区与运动区远了点。

 http://s12/mw690/49328327gdee016d7a1fb&690

 

平面图

教学楼。。。
http://s1/middle/49328327n97e966cd2560&690

http://s8/middle/49328327n97e967273d67&690

http://s13/middle/49328327n97e967682a9c&690

http://s2/middle/49328327n97e9678d1a11&690


实验楼。。。。

http://s5/middle/49328327n97e947430ca4&690

http://s2/middle/49328327n97e948184d41&690

http://s10/middle/49328327n97e94846d0f9&690

http://s13/middle/49328327n97e947e9faec&690

行政楼。。。。http://s13/middle/49328327n97e94a1fa7ec&690

http://s5/middle/49328327n97e94a4b4014&690

http://s16/middle/49328327n97e94ab0ce1f&690

http://s12/middle/49328327n97e94a4c7e5b&690

http://s10/middle/49328327n97e94b341989&690

http://s11/middle/49328327n97e94b62fd6a&690

图书信息楼。。。

http://s3/middle/49328327n97e94e172632&690

http://s16/middle/49328327n97e94e89f97f&690

http://s9/middle/49328327n97e94eb7fa48&690

http://s8/middle/49328327n97e94ee01427&690

http://s5/middle/49328327n759754a69984&690

http://s4/middle/49328327n97e94f643393&690

体育馆。。。

 

 http://s13/middle/49328327n97e95d317cdc&690

http://s7/middle/49328327n97e95d6eb6d6&690

http://s11/middle/49328327n97e95d9e5cea&690

http://s1/middle/49328327n97e95dcd3a00&690

http://s15/middle/49328327n97e95e07322e&690

http://s13/middle/49328327n97e95ee0cefc&690

http://s12/middle/49328327n97e95e70953b&690

教工宿舍。。。

http://s14/middle/49328327n97e961f7eb9d&690

http://s13/middle/49328327n97e96244668c&690

http://s3/middle/49328327n97e961d7ad02&690  


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一、设计依据

1. 建设方提供的勘测的地形图(1:1000)

2. 锡东高级中学设计方案   2010年10月

 

二、场地概述

锡东高级中学工程基地东至位于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东临锦安路,西临润锡路,北临兴越路。南临九里河北路。

用地现状为散布的宅基地和农田,无需要保留的房屋、古迹及古树。基地西南方向为已建成的京沪高铁,离学校最近距离仅120米。基地东侧为规划开挖的新横塘河。南高北低,标高在4.2m~5.1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向。

    本工程采用上海平面坐标系统,吴淞高程系统,与地形图所采用一致。

 

三、总体布局

1.        规划结构

考虑到京沪高铁从基地西南侧通过,最近距离仅百余米,对整个校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干扰。因此将隔声要求较低的运动场、体艺馆、等布置在离铁路较近的西南侧,将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等均布置在离铁路300米以外,以最大限度减少高铁的噪音干扰。

2.        功能分区

在功能布局上,将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办公区、生活后勤区和体育运动区三大功能区域,既相互独立又联系方便。教学办公区位于基地南侧,通过连廊和公共空间的整合,成为校园功能运作的核心。生活后勤区位于基地北侧,男女宿舍、食堂等共同围合成一个生活广场、体育运动区位于基地西侧,靠近基地次入口,方便对外开放。

教学办公区距离京沪高铁310米,最大限度的免受高铁的噪音影响,建筑相互围合形成校园主入口广场空间,有利于展示完整、宁静、庄重的校园形象;生活后勤区在教学区北侧,相对安静,靠近校园北侧次入口,方便后勤出入。体育运动区在教学区的西侧,有利于隔绝高铁的噪声干扰,同时面对城市贡献出开阔的室外空间。三者疏密有致、动静分离、有分有合,并通过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将各组成部分从形式到功能上有机的联系起来,塑造出浑然一体的整体校园。

另外,在校园西侧三角形地块设置了生物园,校园西北侧预留了拓展基地,便于校园将来的发展需要。

3.        建筑布局

教学办公区由四组建筑组成:教学楼、实验科技楼、图书信息楼、行政办公楼。实验科技楼位于中心位置,与东侧的教学楼、西侧的图书信息楼、紧密联系,形成核心的教学中心;行政办公楼靠近校园主入口,便于对外接待和对内管理;

生活后勤区由食堂、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组成:学生食堂布置在男女生宿舍之间,处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避免了厨房油烟气味对校园的干扰;男女宿舍对称布置在食堂两侧,避免相互干扰,管理方便。

体育运动区包括1个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兼出操场地)、12片篮球场、4片排球场、2片网球场和1片器械场地。体艺中心位于基地西南角。整个运动区靠近校园次入口,具有对外开放的交通条件,提供了面向社会的共享资源。

4 空间布局

在空间布局构上,强调空间轴线及秩序。整个校园空间围绕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线展开,一个为贯穿整个教学区、生活区的主轴线,另一个为贯穿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的次轴线。

 

四、交通设计

1.设计原则

统一性原则:以交通组织与功能分区相统一,与空间塑造相统一为原则进行路网规划。

安全性原则:采用人车分流的组织形式,限制车辆进入教学中心区域。

简洁性原则:流线最简洁,各片区之间方便到达,顺畅合理。

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尺度宜人,在交通的节点处分布不同种类的广场,创造停留空间,增添道路空间的变化。

2.      出入口设置

校园出入口重点兼顾近期使用和长远安全。考虑校园师生入口步行交通的安全性和人流达到各个分区的便捷性,学校主入口设在南侧24米城市次干道上,主校门宽度12米;同时在北侧的兴越路设置校园次入口。主入口正对教学办公区,形成一个由教学楼、实验科技楼、图书信息楼、行政办公楼共同围合的主入口广场。次入口靠近体育运动区及宿舍后勤区以及地下车库,既方便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学校后勤供用又可兼做学校的机动车入口。

3.  道路系统结构形式

校园内设置6m宽的主要车行环道、4m宽的次要消防车道,车在外环行,人在内部走,形成主次分明、人车分道、向心结构的道路形式。人行步道沿南北和东西纵横双向布置,连接多个步行广场,方便学生到达各功能区。道路的布局不仅加强了中心区的完整性,提高了环境质量,也使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人性化、安全、通畅的校园交通体系。

4.  静态交通组织

校内静态交通规划考虑到教学空间要求相对安静和安全的原则,使机动车避免进入校园深处,保证教学区与生活区的相对安静。在校园主入口南北两侧就近布置集中停车位,在北侧次入口布置篮球场下设置地下停车场,可停车140辆。食堂北侧有后勤大院,方便后勤车辆停放,另外在学校主入口附近设置了20辆临时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停放以0.8辆/人的标准,合计1500m2,布置于各功能区附近,方便学生使用。

五、竖向设计

根据周边场地及城市道路控制标高,竖向设计中考虑尽量处理好本场地与周围道路场地的衔接关系,减少填挖方量。基地南侧九里河北路路绝对标高在4.20~4.97之间,学校入口与浦星公路道路中心线交点绝对标高为4.228m,校园中心学习广场的场地设计标高为5.00m,校园道路的绝对标高设计在4.50~5.10m之间。建筑室内±0.00绝对标高暂定为5.10m,建筑室内外高差0.3~0.45m,需待周围城市规划道路控制标高进一步落实后,在施工图中确定。

场地内道路最小纵坡为0.2%,横坡为1.5%。采用城市型双坡立道牙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

场地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地表水排除方式为暗管系统,由建筑外墙向四周道路排放,由雨水口收集经雨水管系统有组织排入到市政雨水管。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电缆等均采用地下敷设。

 

六、建筑退界与间距

规划退界:根据规划管理部门提东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要点》,校园内建筑物应退让周围道路红线和河道南线13M。

实际退界:校门退九里河北路为17米,教学楼退九里河北路43米,退东侧的拟挖河道蓝线20米。宿舍楼退北侧的兴越路22米,退东侧的河道距离为23m,其余建筑退界距离均满足规划要求。

教学区间距:两排教室长边相对,间距均大于25米,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大于25米。

 

七、绿化景观设计

校园良好的绿化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还可舒缓学习压力,启迪思维,激发灵感。规划中对景观的考虑主要在于把整个学校的空间与绿化景观结合设计。采用三合院的空间韵味,配合底层架空、屋顶绿化、下沉活动广场等设计手法,营造出具有深厚历史韵味的教育环境,同时又具有现代的空间效果。

1.    造园:通过建筑的围合与绿化种植设计,形成精致秀丽的建筑庭园:教学楼之间的学习庭院、宿舍楼之间的生活庭院等。同时,在西南侧的三角形地块以及西北侧的预留发展用地设置生物原地及拓展基地。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室外活动空间。

2.    叠绿:绿化设计不仅考虑了常规的地面绿化,在三层图书阅览室屋面、食堂二层屋面都设计有屋顶绿化花园,作为师生活动、交流、集会的理想场所。同时使校园绿化立体化、层次化、亲近化,节能环保。

3.    整合:教学楼、实验科技楼、图书信息楼与行政办公楼共同围合成约80米宽的林荫大道,并点缀树阵、硬质铺地、文化雕塑等,强化了校园主入口开敞、庄重的空间形态。同时利用建筑围合出开放、半开放的庭院空间,布置花坛、休闲座椅、亭台楼榭等小品,创造一个亲切向上、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本场地绿地率为40.5%。

 

九、广场景观设计

整个校园的广场、庭院作为中心景点加以精心组织,设置不同性质的若干广场:

1.    校前区礼仪广场:处于南北向轴线上,连接校园入口和教学区入口,开阔大气,配以花坛、校标,旗杆,形成校园入口的迎宾氛围。

2.    生活广场:位于学生宿舍、食堂、实验科技楼之间,主次轴线的交点,以大面积的草坡为主,配以树阵、雕塑、钟塔等,空间景观层次丰富。

3.    体育广场:位于次轴线的近端,由体篮球场、体育馆和田径场围合而成。

4.    出操广场: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采用人工草坪。运动场靠近教学区与生活区,平时兼作全校的出操场地,使用方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进幼儿园
后一篇:雾锁江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