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证,求真相——《搜索》影评

(2012-07-11 22:30:02)
标签:

杂谈

分类: 秋喀·影视娱乐

求证,求真相
——《搜索》影评

 

看夜场《搜索》,返回途中靠听CD音乐舒缓情绪。
只因为午夜广播里的健康知识实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记住了影片开头的霹雳内裤,
流下了影片结尾百感交集的泪水,
饱受讽刺地用航天员的家乡话说了句真话:“高圆圆真漂亮”。。。

 

喜欢看高科技、动作片、一墙显示器大屏幕、嘟嘟嘟雷达显示飞行器的我,
认为这是部拥有好剧本、好情节的好电影。
尽管习惯性地只看一遍,竟然仍搞不清楚叶蓝秋(高圆圆饰)要那100万到底要干啥?

 

关于记者,关于新闻,关于人性,关于生命,关于真相,
感慨良多,努力反思。
在这个故事里,有人错了吗?好像没有。
都对吗?亦不尽然。

 

当下,许多人选择微博不认证,认证不说话,说话就哼哼,哼哼到最后,全靠用表情。
真名不敢露,专门说真话?
季羡林大师在回答李肇星部长如何做好新闻发言人的问题时这样回答:
“我不管你是什么人,你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好人就是,假话不能说;真话不能全说!”
从这个角度讲,有些闷得蜜的媒体,选择性说真话,标榜正义使者,实则文化侵略,还不如说假话来得实在、尊重智商。
爱,就真爱。

 

故事从叶蓝秋知道诊断结果开始,到叶蓝秋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束,影院里抽搐一片。
其间,故事里的记者疯了,媒体疯了,舆论疯了,企业疯了,老板疯了……
老板娘乱了,
二秘扯淡了。。。

 

我一直在研究这样一个高深的问题,一下午:
假如叶蓝秋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仍然恍惚之中没让座,
却在第二时间向老板(王学圻饰)或者表妹(王珞丹饰)公布了真相,会怎样?
媒体批评报道进行了一半,突然话锋一转发起了爱心募捐
陈若兮(姚晨饰)携老公(高圆圆男朋友赵又廷饰)鼓励叶蓝秋战胜命运,陪她走过生命的最后时刻,
甚至可以是奇迹发生,突然重新站了起来,
成就了一代商业精英、爱心基金典范。

 

可这,就不用我心急火燎的不写稿子,写影评了。
而这,大概就是艺术,讲究曲折。
按照先喜后悲、先悲后喜的大学理论来讲,
注定了霹雳内裤的出现,昭示着故事的结局。。。

 

谁引发了曲折?谁推动了剧情?
叶蓝秋。
一个真相。
实习生。
急功后浪,把猴急前浪,拍在眼镜姐的沙滩上。
陈若兮。
职业使然,新闻打工仔。
话说柴静在观影之后说:“如果是我,也会这么问。”
听了先觉得恐怖,后来想想,
如果情节上没有把叶蓝秋在医院那段戏放在最开始播放,估计影院也要沸腾了,到处高喊:不让座的小三儿!
对于柴静,我总是担心,一个这样的女子,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撑起那般的责任感。
老板媳妇(陈红饰)
一个忽然相信爱情的富婆……
翻译。
“全心全意”的服务。
二秘。
一个八婆,一个选择性说真话的,一个陷害者,一个女混蛋,一个女流氓,一个娘们儿!一个。。。
(对这个角色太痛恨了,此处省去2000字。。。长微博字数有限)

 

还有谁?
还是陈若兮。
我认为媒体是应该有性格的。
但即便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播放了道歉视频,又会对媒体的价值取向产生多大的影响?
会失去多少的公信力?
而故事的情节是,没播、没看。
现实中我相信,许多播出的,都应当是好多人都看过了的,
这就奇怪了,
那么大一个软软的东西,咋就没人见过?
如果都没见过?那整天不是大屏幕放错了视频,就是电视台突然插播错了视频?
是电脑疯了?还是哈士奇疯了?

 

再说说故事里的男人吧。
杨守诚(圆圆男友赵又廷饰)。
长相就令人嫉妒,还说真话,还有爱心,还守诚,能打,会拍视频,唉。。。
富婆的老公。
成功人士,大气中,带着扭曲和自负。
我不赞同有评论说,此部电影是针对女性的。
客观的说,故事里无论男女,都呈现出阳光和阴暗的一面。

 

再说说辩论专家吧。
一句话,正反两方,若兮的工具。
再说说若兮与富婆老公的对决吧
一句话,都是人,职业角度的败笔
再说说表妹面对同学的陷阱,以及若兮受到的指责吧
一句话,二秘太坏。。。

 

从陈若兮以及姚晨身上,我仍看到了许多优点
如其本人一样的郭芙蓉似的正直,
以及故事里,面对失败和挫折,慨以当歌的气魄。

 

搜索,一句没有说出的真相,引发的乱象。
我的泪水,以及整个影院里的泪水,
都为叶蓝秋最后一个星期里,所面对的一切,而流。

 

归途,听着音乐,一路反思。
面对一个人、一个事,作为一个地市媒体的小记者
流着口水的时候,是否也曾有,是否也将会
忽略了那本该有的求证,
那份正义之上的正义,人性之上的人性,博爱之上的博爱,道义之上的道义,真相之上的真相

 

记者,是在代表大家行使公民的知情权
在大家都可以成为“一名记者”甚至“一个人的媒体”的时代
无论你认证,不认证,无论你实名,不实名
我们一起努力,先做一个好人,
“好人就是,
假话,不能说;真话,不能,全说。”

 

“请不要对我咆哮”,咆哮,请求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