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开封之旅走近河大大礼堂斋房教育 |
分类: 秋喀·影像 |
’大礼堂
河大大礼堂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座落在学校的中轴线上,与南校门并称河大标志性建筑。
宫殿式的建筑风格,恢宏而凝重。
当时主持学校建设者,具有超前的眼光和胸襟。修建大礼堂时,河大共有师生500余人,而建成的大礼堂却可容纳3000余人。
大礼堂总耗资20万大洋,钢梁屋架全部从德国进口。礼堂原先的座椅也是钢架结构。开封沦陷时,河大被入侵日军占据。数千钢架座椅被日寇拆去生产军火,大礼堂成为侵略者的马厩。
及至上世纪30年代初,河南大学的格局已基本定型。
“校本部之校址,南近曹门,北及铁塔,东依城垣,西环惠济河矣。”
南校门、大礼堂,两大标志性建筑由南至北;六号楼、七号楼,两大主体性建筑一东一西;东斋房、西斋房,如同跳跃的音符,镶嵌在校园两厢。纵观整个校园,前门后堂、左右斋房,建筑群落开阔稳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书院布局。
时至今日,浑朴的南大门,古雅的大礼堂,典丽的六号楼,静穆的七号楼,精巧的斋房……这一切已等同河大的符号,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的象征。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大礼堂(翻拍照片)
’东西斋房
1919年,当河大第一座楼房六号楼拔地而起的时候,相继落成的还有用作学生宿舍的斋房。
河大斋房分东斋房、西斋房。东斋房有十座,西斋房有两座,并称东西十二斋房。
斋房均采用砖木结构,内有长廊,长廊内置木制地板。每个斋房门口安置有仿古式的雨篷,垂柱间镂刻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精美的木雕画。
整齐肃静的斋房是河大古建筑这本大书的注脚,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