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2008-06-10 15:59:3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开封之旅

河南大学

新老校区

杂谈

分类: 我的日记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乘郑汴公交自西向东开进,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开封的西区(新区)。河南大学的新校区(金明校区)就坐落于此。

  从金明校区北门乘出租车,花上10块钱,便可来到河南大学的老校区(明伦校区)。

  从卫星地图上看,河南大学新老校区一西一东,相距大概5.5公里。

  在开封的几日里,没有游览什么名胜古迹,基本上就在这5.5公里间“徘徊”了。

  

  在父亲参加河大77级校友聚会后,拿回来的一本《河南大学的青青子衿》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话:“提起中国现代大学的创立、发展,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大、清华,想起交大、北洋、南开、武大、厦大,想起燕京、协和、辅仁、圣约翰……更不用说已成为‘传奇’的西南联大了。在这一连串光华璀璨的‘明星’照耀下,确实没有多少人惦记相形黯然的河南大学,更没有多少人去留心这所大学的历史和命运。”

http://www.henu.edu.cn/images/fen_03.gif  河南大学建于河南贡院旧址之上,是1903年、1904年中国最后两次科举考试的会试之地。河南大学的前身是1912年创立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人们认为,这恰好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与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到过中山大学,一定见过牌匾:“国立中山大学”。

  没到过武汉大学,也听那里的人乐道:“国立武汉大学”。

  实际上,1927年,一共加冕了五所“国立”,排名前四位的是: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老五是河南大学。这就是当时的国内大学排名。相比今天的排名,那时的河大要风光的多,是北方地区唯一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河南大学的命运陡然生变。农学院、医学院独立出去,搬到郑州成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水利系调往武汉组成武汉水利学院,财经系调往武汉组成中南财经学院,畜牧兽医系调往江西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调往位于武汉的华中农学院。河南大学从国内享有相当声望的综合性大学,变成地方师范院校,开始了她的“更名之旅”。

  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

  从河南大学,到河南大学,

  河大也在“徘徊”。

 

  河大新校区,有河,也很大……呵呵。

  走在金明校区,不同的“领地”以水相连,院系的不同、财力的不同,建筑的风格和规模也不尽相同。在没有标志性建筑的这里,水或者说河,就是河大新校区最大的标志。

  如果把河大新校区看成是一个上北下南的长方形。右上角到左下角间画一道分割线,那么分割线右下方的版块里,大约二分之一的全部是体育设施。成片的篮球场、成片的乒乓球场、成片的网球场、成片的大小足球场……让喜欢体育的人,看着很欣慰、很振奋。

  河大很大,南苑、北苑、华苑……餐厅很多。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常看新闻的人也许会记得,国家、省领导曾亲临河大与河大学生在食堂共同用餐,感悟河大饭菜之物美价廉。

  在河大的第一顿,南苑食堂:两碗米,三个炒菜,两个鸡脖子,三瓶可乐。

  早晨,观察同学们在餐厅用餐,面包、馒头、牛奶、稀饭、茶叶蛋、小菜……不禁感慨没有在河南读读大学的遗憾,可以不为吃饭问题而分心,食之悠哉。

  最后评出冠军,河大最让我过瘾的饭菜,八宝粥。评语,好喝。

 

  河大老校区位于开封老城里,紧邻铁塔,面积大概是新校区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老校区地方不大,确是河大开始,或者说“新时代”开始的地方。

  不客气的说,这里一步一景,到处充满了故事。

  在乘坐出租车将要到河大老校区的时候,晃了一眼校门西面的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工地围墙上的广告语;“紧邻名校”“文化圣地”云云。

  文化的坚守与经济的发展,是我此行比较最多的两端。

  看到这些广告语,联系老校区里络绎不绝的游客,我忽然很舒畅。

 

  今天在单位,同事曾问我,开封是不是要被融掉了,是不是将来会成为郑州的一个区?

  我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看到的一篇描述安阳的文章。文章说:“一条解放大道贯穿安阳东西,东面是人民公园,代表着屈就的服从,西面是火车站,象征着光荣与梦想。”

  也许,“徘徊”在西面是郑州、是新区,东面是古城、是名校之间的开封,终究会找到连接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点,相互促进,实现跨越。

 

  由于要专门图文介绍河大老校区,所以这里不再展开。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回到河大新校区,一个校区平面示意图吸引了我的注意,当时用相机拍下来,主要是河大太大了,拍下来当地图用。回到家打开照片细细端详,发现示意图的右下角有几行注释,很有意思:

  注:1、该广场因河南大学校训而得名;2、该广场因纪念河南大学校友、著名作曲家马可先生而命名;3、河南大学曾被成为中州大学,该路为纪念这段历史而命名……

  我不禁对河大新校区也产生了好感,因为在这一段段注释当中,我看到了一条条血脉相连的线,连接着新校与老校之间5.5公里的路程,连接着河大百年不变的根源!

 

  翻看河大77级校友录,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赫然醒目。

  在默默中,河大为河南、为中原培养着无数的人才。

  这就是父辈的旗帜!

 

开封之旅·在新老河大间“徘徊”

 

  是的,河大仿佛“徘徊”过,“徘徊”得让人想不起来、让人不以为然;河大仿佛“徘徊”过,“徘徊”得,谁问都是:“怎么不是211?”,这让背负着百年名校声誉的河大有些尴尬。

  但,河大从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只是生生不息,默默无闻。

 

  河南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开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办大学,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修神育人,达到完善,毫不动摇。

  原来,河大从来就不曾,“徘徊”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