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日记 |
常和朋友去一中附近的一家台球室切磋球艺,战果不可提、球技更是不堪入目。
前日,又去屡败屡战,走进台球室变便听到几声猫叫。在台球室吧台旁边的一个扣着一本书的小箱子里,一只点有黄点的白色小猫蜷缩在里面。
在远远的小猫叫声的干扰下,那天我的球技再次大跌眼镜。结账的时候,掏出手机,给胆战心惊的小猫拍了几张照片,心满意足。
“这是楼上出生的小野猫,一共四只,其他三只已经送人了,留下了这只最漂亮的。”收银员用流利的林县话向我蹲在那儿看个不停的我介绍着。
这只小野猫名副其实,小小年纪,就已经学会了冲着生人呲牙咧嘴,不停地发出带有威慑作用的呼呼声。
猫一直在适应着城市的生活。
我家小区里原本有两三只野猫。朋友小两口居住的一五一家属院里更甚,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大大小小野猫聚集在垃圾桶旁觅食。
时间长了,野猫和居民混熟,就成了喷泉旁的鸽子。
同事曾经报道过安阳一位老大娘收养流浪猫的故事。满屋子的猫,一直吸引着我前去拜访。可后来听说,由于周围居民的反对,老大娘的流浪猫队伍被迫移师去了收容所(或是别的地方)。
猫是城市永远的流浪者,不管事家养猫还是野猫,最终都会走上流浪的道路,这点儿,我很清楚。许多流浪猫是被人们抛弃的。在陪抛弃之后,猫们凭着高超的生存能力,在城市的角落里,自由自在的挣扎。
我家小区里的两三只野猫,曾经总是蹲守在车库对面的墙上,等待子夜下班的我。其间,还增加过新成员,一只小黄色流浪猫。出生不久,小黄猫就学会了匍匐前进,在小区的草丛里隐蔽,钻进墙下挖好的逃跑路线逃之夭夭。一个冬天过后,我再也没有看到它们的影子。
写得有点乱,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就像当时听着猫叫打台球的心情。
被人收养,又被遗弃,再被收养。小野猫的人生本身就点乱。
在普遍的印象中,生活在家中的猫才是正常的猫。这只小野猫的出生有点“私生子”的味道。
谋划一下这只被收容的小野猫未来。
考虑到台球室这个收容所的经营状况,考虑到小野猫并不出众的外表和它那呼呼的野性,仅凭一双黑黑的稚嫩的大眼睛,小野猫将来的命运,依然是流浪。
如果面对的是一只野生的华南虎,我应该对它充满着的野性感到欣慰。
但面对猫的流浪,我要讨论的不是野性,而是人性。
人性,谋划了猫的人生轨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