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秋喀·新闻汇 |
中国文字博物馆
布展文本研制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讯(记者 李中华)今年8月17日,在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34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布展文本进行了论证,认为该布展文本应进一步突出多民族性,进一步强化各少数民族文字;应进一步强化汉字的信息现代化;应充分认识文物征集工作难度。根据此次会议的要求,12月1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筹建处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布展文本研制专家论证会。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的主持下,与会的16位国内博物馆学、少数民族文字学、汉字学、钱币学、印刷学、信息传播学等方面的一流专家、学者,在保证布展内容科学、系统、准确、权威的基础上,以增强布展立体性、视觉性和教育性为主旨,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布展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证,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会议指出,目前,世界上的博物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博物馆,以器物展示为主,缺乏与观众的交流、沟通,难以引起共鸣;另一种是知识信息博物馆,这是今后博物馆建设的发展走向。
中国文字博物馆应定位于知识信息化,着力讲述文字的起源、演变、发展过程和文字的信息化与现代化,以及文字与社会、文字与经济、文字与文化、文字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中国文字博物馆布展文本在以汉字为主干的前提下,应加大少数民族文字的组成分量,充分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应加大文字现代化的组成分量,进一步强调汉字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应从知识普及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展示功能入手,实现学术效果、传播效果和审美效果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字、文化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