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文学/原创 |
分类: 秋喀·新闻汇 |
这是从九连瀑返回桃花洞村途中拍摄的视频
大约行驶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长途客车在一个小山村里停了下来。这是此班客车的终点站——林州市石板岩乡桃花洞村。
位于海拔1700米余处的桃花洞村,紧邻桃花谷风景区,住着150户人家。
位于海拔1700米余处的桃花洞村,紧邻桃花谷风景区,住着150户人家。
在一块儿宅基地旁,记者找到了桃花洞村党支部书记杨松林。
得知记者来意,正忙着为准备兴建农家旅馆的村民丈量土地的杨松林向记者介绍了桃花洞村的基本情况,并建议记者先到村里负责的20多个旅游摊点和村里的30多家农家旅馆走走看看。
得知记者来意,正忙着为准备兴建农家旅馆的村民丈量土地的杨松林向记者介绍了桃花洞村的基本情况,并建议记者先到村里负责的20多个旅游摊点和村里的30多家农家旅馆走走看看。
虽然已是冬季,但前来桃花谷风景区旅游的游客并没有减少。一排排大小车辆整齐停放在景区门口的停车场上。
在景区九连瀑景点的一处摊点前,记者结识了一对经营旅游品的桃花洞村夫妇。男人名叫元志方,今年29岁。从景区开发伊始算起,他们夫妇二人已经承包此处旅游摊点近8年时间了。
在景区九连瀑景点的一处摊点前,记者结识了一对经营旅游品的桃花洞村夫妇。男人名叫元志方,今年29岁。从景区开发伊始算起,他们夫妇二人已经承包此处旅游摊点近8年时间了。
不大的摊点经营着各种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每天5时起,夫妇二人要用扁担、背篓将物品从村里运来,并一直在此忙碌到傍晚。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你们怎么不去?”应邀坐在火炉旁烤火的记者与夫妇二人攀谈起来。
“以前这里没搞旅游开发时,村里年轻人几乎都要去外面打工。现在搞了旅游开发,村里人都在家门口挣钱了。”元志方对记者说。
夫妇二人介绍说,夏季是景区旺季,游客数量要比现在多上数倍。像这样一个旅游摊点,除去每年需上交的承包费外,保守统计,每年可收入1万多元。
谈话间,几位来自郑州的游客前来询问农家旅馆的位置。为什么会选择去住农家旅馆?这几位游客告诉记者:“住农家旅馆价格便宜,而且服务也不差。相对于大型宾馆,农家旅馆别有风味。”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你们怎么不去?”应邀坐在火炉旁烤火的记者与夫妇二人攀谈起来。
“以前这里没搞旅游开发时,村里年轻人几乎都要去外面打工。现在搞了旅游开发,村里人都在家门口挣钱了。”元志方对记者说。
夫妇二人介绍说,夏季是景区旺季,游客数量要比现在多上数倍。像这样一个旅游摊点,除去每年需上交的承包费外,保守统计,每年可收入1万多元。
谈话间,几位来自郑州的游客前来询问农家旅馆的位置。为什么会选择去住农家旅馆?这几位游客告诉记者:“住农家旅馆价格便宜,而且服务也不差。相对于大型宾馆,农家旅馆别有风味。”
……
九连瀑旁的景区指示牌上清晰标明了农家旅馆的位置 手机拍摄
当日九连瀑景点实拍 手机拍摄
【未完待续】
前一篇:【连载】大山深处的故事(一)
后一篇:【连载】大山深处的故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