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秋喀·新闻汇 |
殷墟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在京举行
陈至立、班德兰共同颁发证书
孔玉芳代表省委、省政府出席仪式并致辞
靳绥东代表市委、市政府领取殷墟世界遗产证书
本报北京讯(记者
李中华)
5月25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河南安阳殷墟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隆重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仪式,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德兰先生共同向四川、河南两省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
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等和我市领导靳绥东、董永安、张笑东、宋凤仙、吴水和、王晓然、李宏伟、刘晓廷出席仪式。市委书记靳绥东代表市委、市政府领取了殷墟世界遗产证书。
孔玉芳在致辞中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9800万河南人民,向为殷墟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给予大力支持、具体指导的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感谢。孔玉芳说,2001年4月,我省正式启动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近年来,殷墟周边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并建成了集收藏、保护和展示于一体的殷墟博物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河南将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殷墟的保护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依法管理好、保护好这份属于我们、也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河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殷墟申遗成功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阳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自1928年开始科学发掘以来,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2500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特别是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
2006年7月,安阳殷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含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共33处,我省2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
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等和我市领导靳绥东、董永安、张笑东、宋凤仙、吴水和、王晓然、李宏伟、刘晓廷出席仪式。市委书记靳绥东代表市委、市政府领取了殷墟世界遗产证书。
孔玉芳在致辞中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9800万河南人民,向为殷墟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给予大力支持、具体指导的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感谢。孔玉芳说,2001年4月,我省正式启动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近年来,殷墟周边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并建成了集收藏、保护和展示于一体的殷墟博物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一步,河南将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对殷墟的保护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依法管理好、保护好这份属于我们、也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河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殷墟申遗成功为契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阳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自1928年开始科学发掘以来,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2500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特别是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
2006年7月,安阳殷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含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共33处,我省2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
后一篇:“全市百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